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柏枝节

柏枝节

《中药大辞典》:柏枝节

药材名称柏枝节

拼音Bǎi Zhī Jié

出处《唐本草》

来源为柏科植物侧柏树枝

化学成分木材含挥发油,其中大部分是倍半萜醇,约占50%,中有雪松醇,韦得醇,α-,β-及γ-叩巴萜醇,α-异叩巴萜醇,α-及β-侧柏萜醇,β-异侧柏萜醇,姜黄烯醚等;其次是倍半萜烯,约占40露,中有罗汉柏烯,罗汉柏二烯,α-及β-雪松烯,β-花柏烯,α-及γ-叩卜任烯,α-姜黄烯,去氢-α-姜黄烯,叩巴萜等;还有倍半萜酮α-及β-叩巴萜酮,麦由酮,韦得醇α-环氧化物和单萜酸等。

功能主治《唐本草》:"煮以酿酒,主风痹历节风。"

复方①治霍乱转筋:先以暖物裹脚,然后以柏树木细锉,煮汤淋之。(《经验后方》)

②治齿匿肿痛:柏枝烧热,拄孔中。(《圣惠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柏枝节

药材名称柏枝节

拼音Bǎi Zhī Jié

出处出自《唐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侧柏的枝条。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Thujaorientalis L.;Biota orientalis(L.)End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以夏、秋季采收者为佳。剪取树枝,置通风处风干用。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20m,胸径可达1m。树皮薄,浅灰褐色,纵裂成条片。小枝扁平,直展,排成一平面。叶鳞形,交互对生,长1-3mm,先端微钝,位于小枝上下两面之叶露出部分倒卵状菱形或斜方形,两侧的叶折覆着上下之叶的基部两侧,呈龙骨状。叶背中部均有腺槽。雌雄同株;球花单生于短枝顶端;雄球花黄色,卵圆形,长约2mm。球果当年成熟,卵圆形,长1.5-2cm,熟前肉质,蓝绿色,被白粉;熟后木质,张开,红褐色;种鳞4对,扁平,背部近先端有反曲的尖头,中部种鳞各有种子1-2颗。种子卵圆形或长卵形,长4-6mm,灰褐色或紫褐色,无翅或有棱脊,种脐大而明显。花期3-4月,球果9-11月成熟。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湿润肥沃地,石灰岩石地也有生长。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南部,经华北向南过广东、广西北部,西至陕西、甘肃、西南至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化学成分木材含挥发油,其中大部分是倍半萜醇,约占50%,内有:α-、及β-柏木烯(cedrene),韦得醇(widdrol),α-、β-及γ-花侧柏萜醇(cuparenol),α-异花侧柏萜醇(α-isocuparenol),α-及β-侧柏萜醇(biotol),β-异侧柏萜醇(β-isobiotol),美黄烯醚(curcum-enether)等;其次是倍半萜烯,约占40%,内有:罗汉柏烯(thu-jopsene),罗汉柏二烯(thujopsadiene), α-及β-柏木烯(cedrene),β-花柏烯(β-chamigrene),α-及γ-二氢花侧柏烯(cuprenene),α-姜黄烯(α-curcumene),去氢-α-姜黄烯(dehydro-α-curcumene),花侧柏萜烯(cuparene)等;还有倍半萜酮约4%,内有:α-及β-花侧柏萜酮(cuparenone),麦由酮(mayurone),韦得醇-α-环氧化物(widdrolα-exoxide);又有单萜酸约4%。

性味苦;辛;性温

功能主治驱风除温;解毒疗疮。主风寒温痹;历节风;霍乱转筋;牙齿肿痛;恶疮;疥癞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3-6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复方治霍乱转筋:先以暖物裹脚,然后以柏树木细挫,煮汤淋之。(《经验后方》)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羊肉

    《中药大辞典》:山羊肉药材名称山羊肉拼音Shān Yánɡ Ròu出处《日用本草》来源为牛科动物青羊的肉。原形态原动物详"山羊血"条。性味甘,热。①《纲目》:&

  • 麻羊藤

    药材名称麻羊藤别名复叶葡萄、黑葡萄、野葡萄来源葡萄科麻羊藤Vitis piasezkii Maxim.,以幼茎流出液汁入药。生境分部陕西、山西、河南、四川。性味微苦、涩,平。功能主治消食清热,凉血。主

  • 松节

    《全国中草药汇编》:松节药材名称松节拼音Sōnɡ Jié来源主要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其次为1.赤松(短叶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

  • 帕梯

    药材名称帕梯拼音Pà Tī别名野菠萝、露兜(《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罗金堆(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露兜树科植物分叉霉兜树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有刺灌木或小乔木,高5~7米。叶

  • 香橼露

    药材名称香橼露拼音Xiānɡ Yuán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橼或香圆的果实之蒸馏液。原形态植物形态参见"香橼"条。性味淡。功能主治消痰逐滞,与

  • 粟芽

    《中药大辞典》:粟芽药材名称粟芽拼音Sù Yá别名蘖米(《别录》),粟蘖(《本草衍义》)。出处《纲目》来源为粟的发芽颖果。将粟谷入水中浸透,捞出置筐内,上盖稻草,每日洒水4~5次,

  • 安龙香科科

    药材名称安龙香科科拼音ān Lónɡ Xiānɡ Kē Kē别名里苏子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安龙香科科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rcrium anlungense C.Y.Wu et S.C

  • 头花杜鹃

    药材名称头花杜鹃拼音Tóu Huā Dù Juān别名小叶杜鹃来源杜鹃花科头花杜鹃Rhododendron capitatum Maxim.,以枝、叶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青海。性味

  • 百脉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脉根药材名称百脉根拼音Bǎi Mài Gēn别名黄花草、牛角花、黄瓜草、小花生藤、地羊鹊、斑鸠窝来源豆科百脉根属植物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 L.,以

  • 松树皮

    药材名称松树皮拼音Sōnɡ Shù Pí来源为松科松属植物中的马尾松、油松、思茅松等的树干内皮。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收敛,生肌。外用治烧烫伤,小儿湿疹。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焙干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