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月见草油

月见草油

药材名称月见草油

拼音Yuè Jiàn Cǎo Yóu

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月见草、黄花月见草等种子的脂肪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emnothera glaziouiana Mich

采收和储藏:7-8月果实成熟时,晒干,压碎并筛去果壳,收集种子,用CO2超临界萃取等方法取得月见草油。

原形态二年生草本,高约100cm。茎直立,被白色柔毛。叶互生,下部叶有柄,上部叶几无柄;叶片长椭圆状或长卵状披针形,长4-9cm,宽1.5-3cm,基部楔形,边缘疏生细齿,两面被柔毛。花两性,单生于叶腋或枝顶,苞片叶状,披针形;萼筒长,延伸于子房外,先端4裂,反折而脱落;花瓣4,黄色,倒卵形或倒心形;雄蕊8;子房下位,4室,柱头4裂。蒴果圆柱形,室背开裂成4裂;种子无种缨,具锐棱。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为栽培,亦有逸生。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及西南地区。原产南美洲。

化学成分含多种脂肪酸,主要包括亚油酸(linoleicacid),γ-亚麻酸(γ-linolenic acid),油酸(ole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顺-6, 9,12-二十八碳-三烯酸(cis-6, 9,12-octadecatrienoic acid),顺-9,12,15-二十八碳-三烯酸(cis-9, 12,15-octadecatrienoic acid)。

药理作用1.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月见草油5ml/kg灌胃可降低高脂饲料诱发大鼠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并能显着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对家兔喂饲胆固醇加猪油形成的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月见草油0.1-0.3ml/kg灌胃8星期;月见草油脂肪酸钠盐4.1g/kg,持续灌胃150天,可见动物的主动脉斑块形成明显减轻,月见草油的抑制率达到47.6%-73.5%。

2.减肥作用:月见草油0.3-1ml/kg,连续8星期灌胃,可防止皮下注射大剂量谷氨酸钠(3mg/g体重)造成大鼠丘脑下部型肥胖。降低动物血中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可抑制谷氨酸钠鼠脂肪细胞的增大,肠绒毛增粗,从而起到调整胃肠道吸收功能,减少体内脂肪蓄积的作用。

3.抗脂肪肝作用:月见草油0.3ml/kg,及其5%钠盐2ml/kg和5%钠盐6ml/kg灌胃对乙硫氨酸诱发的大鼠脂肪肝,月见草油及钠盐均具有良好的抗脂肪肝作用。显着降低脂肪肝中的三酰甘油含量,抑制脂肪肝的发生。

4.抗心律失常作用:月见草油及其钠盐对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毒毛花苷G诱发豚鼠心律失常和氯化钡诱发家兔心律失常均具有显着的防治作用,尤其对氯化钡诱发的心律失常作用最为突出。

5.抗炎作用:月见草油显着抑制多种致炎剂引起的炎症,月见草油2-4ml/kg灌胃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对正常大鼠及去肾上腺大鼠角叉菜胶性及组胺、前列腺素E2(PGE2)、热烫性、甲醛性、制霉菌素等所致足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PGE的释放及PGE、组胺的致炎,抑制缓激肽的释放,稳定溶酶体膜。其抗炎作用不是通过兴奋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过程中的介质释放和致炎、渗出、白细胞趋化和结缔组织增生等环节。

6.其他作用:月见草油能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月见草油的最终浓度分别为1.80μl/ml、2.7μl/ml时,对用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分别为41.8%±6.9%、50.0±6.3%。对小鼠肝脏脂质过氧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明显增强小鼠血中过氧化氢酶活力。月见草油0.8g/kg,每日灌胃1次,连续90天可使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尿蛋白量减少,尿蛋白选择性改善,血肌酚水平上升减慢,病理变化较轻。这些改变,与血胆固醇水平下降、肾组织内前列腺素E2和6-酮-前列腺素F1α水平升高相一致。

性味味苦;微辛;微甘;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息风平肝;消肿敛疮。主胸痹心痛;中风偏瘫;虚风内动;小儿多动;风湿麻痛;腹痛泄泻;痛经;狐惑;疮疡;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制成胶丸、软胶囊等,每次1-2g,每日2-3次。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赤小豆芽

    《中药大辞典》:赤小豆芽药材名称赤小豆芽拼音Chì Xiǎo Dòu Yá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种子经水罨发芽而成的豆芽。功能主治治便血,妊娠胎漏。用法

  • 野棉花根

    药材名称野棉花根拼音Yě Mián Huā Gēn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野棉花的根,春季或秋季采挖,去净茎叶,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棉花"条。生境分部产于云

  • 樱额

    《中药大辞典》:樱额药材名称樱额拼音Yīnɡ é别名樱额梨、稠梨子(《盛京通志》),臭李子(《东北木本植物图志》),玛嘎(蒙名)。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毛稠李的果实。原形态落叶乔

  • 犀牛皮

    药材名称犀牛皮拼音Xī Niú Pí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犀科动物印度犀等的皮。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犀角"条。炮制将原药洗净,烘熟切片,晒干。功能主治①《物理小识

  • 紫葳茎叶

    《中药大辞典》:紫葳茎叶药材名称紫葳茎叶拼音Zǐ Wēi Jīnɡ Yè别名凌霄藤、争墙风(《常用中草药配方》),白狗肠(《广西中草药》)。出处《别录》来源为紫葳种植物紫葳的茎叶。原形态植物

  • 九倒生

    《全国中草药汇编》:九倒生药材名称九倒生拼音Jiǔ Dǎo Shēnɡ别名变异铁角蕨、铁狼萁来源蕨类铁角蕨科九倒生Asplenium varians Wal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山西、陕西、广西、

  • 闭鞘姜

    药材名称闭鞘姜拼音Bì Qiào Jiānɡ别名樟柳头、广东商陆、白石笋、山冬笋、水蕉花、象甘蔗来源姜科闭鞘姜属植物闭鞘姜Costus speciosus (Koenig)Smit

  • 光叶海桐叶

    药材名称光叶海桐叶拼音Guānɡ Yè Hǎi Tónɡ Yè英文名Leaf of Glabrousleaf Pittosporum别名一朵云叶出处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药材基源:为海桐花

  • 赤瓟

    《中药大辞典》:赤瓟药材名称赤瓟拼音Chì Páo别名气包(《东北药植志》),赤包、山屎瓜(《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黑龙江中药》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赤瓟的果实。果实成熟后连柄摘

  • 白茅针

    《中药大辞典》:白茅针药材名称白茅针拼音Bái Máo Zhēn别名茅苗(《本经》),茅笋、茅针(《本草拾遗》),茅锥(刘禹锡《传信方》),茅蜜(《医林纂要》),茅荑、茅揠(《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