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暴马子

暴马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暴马子

药材名称暴马子

拼音Bào Mǎ Zǐ

别名荷花丁香、白丁香

来源木犀科丁香属植物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Blume) Hara var. mandshurica (Maxim.) Hara ,以树干枝条入药。全年可采,以10月至翌年3月采伐为好,截成小段,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微寒。

功能主治清肺祛痰,止咳平喘。用于咳嗽,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用法用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暴马子

药材名称暴马子

拼音Bào Mǎ Zǐ

别名丁香(《吉林中草药》),棒棒木(《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荷花丁香(《宁夏中草药手册》)。

出处《吉林中草药》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暴马丁香树皮树干茎枝。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6~8米。树皮灰褐色,有横纹。小枝灰褐色,有明显的椭圆形皮孔。芽小,卵圆形,紫褐色,先端疏被白纤毛。叶对生,卵圆形,先端突尖、渐尖或钝,基部通常广楔形,全缘,有光泽。圆锥花序顶生;花小,白色;萼钟状,4裂,宿存;花冠漏斗状,不比萼长或微长;裂片4;雄蕊2,伸出花冠外,约为花冠2倍长;子房2室。蒴果长圆形,开裂象小鸭嘴。种子长圆形,周围有纸质的翅。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于林缘、河岸及混交林下。分布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陕西、甘肃、宁夏等地。

化学成分树皮含挥发油、甾醇、三萜成分及酚性成分。

药理作用①祛痰作用

小鼠或家兔灌服或腹腔注射全皮水煎液都有显着的祛痰作用(酚红法),作用强度与同剂量桔梗相当,切断迷走神经后,作用不受影响,直接从气管内给予小量药物亦可发生作用,因此可能系直接刺激呼吸道而发生作用。对于气管纤毛上皮运动则反有抑制。祛痰的有效成分是酸酚及黄酮类物质。

②平喘作用

豚鼠口服全皮水煎液有非常明显的平喘作用(组织胺喷雾引喘法)。平喘的有效成分是萜类。小鼠灌服接近中毒量的全皮水煎液仍无止咳作用(氨水喷雾法)。树皮的乙醇提取物的中性部分有止咳作用。

③对大鼠实验性慢性气管炎的作用

灌服浸膏20克/公斤,共20天。并无止咳作用,但能减轻Ⅲ级以下支气管上皮细胞的肥大增生,使各级支气管杯状细胞数量减少,气管腺体肥大增生减轻以及腺泡、导管粘液化数量减少,但对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和淋巴组织增生无明显作用。

④其他

全皮及内皮水煎液对肺炎双球菌和流感杆菌有中度抑菌作用,全枝水煎液对此只有轻度抑制。木心水煎液则无作用。全皮水煎液对网状内皮系统吞噬机能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均无影响。

毒性小鼠灌服或腹腔注射全皮水煎液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大于100克/公斤及10.18克/公斤。豚鼠灌胃20克/公斤/日(相当于成人量20~40倍)连续20天,除体重增长受到明显抑制外,心电图、肝功能、尿蛋白及内脏病理切片检查均无明显改变。全皮水煎液对胃有刺激性,乙醇及乙酸乙酯提取物则无刺激。

性味《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微寒。"

功能主治《吉林中草药》:"消炎,镇咳。利水。治痰鸣喘嗽,心脏性浮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复方①治痰喘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暴马子一寸长,切条,水煎频饮。(《吉林中草药》)

②治心脏性浮肿:暴马子一两,切碎,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实验表明,暴马子各部分以内皮作用最强,全皮次之,木心最差。故临床多采用其嫩皮,剂型有冲剂、粉剂、糖浆、丸剂,及暴马子皮提出物等。除单方制剂外,尚有复方制剂,但两者疗效相近。对单纯型慢性气管炎的疗效皆高于喘息型;祛痰和止咳的疗效皆高于平喘的疗效。暴马子镇咳作用虽明显,但不及可待因,祛痰作用与等剂量的桔梗比较,作用相似。制剂与用法:㈠冲剂:取暴马子树皮洗净煎煮2次,合并2次滤液浓缩成膏加糖粉混匀,制成颗粒,60℃左右干燥。每次3克;日服3次。每日量相当暴马子树皮1两。㈡糖浆:暴马丁香嫩皮3两,青萝卜3两,加水300毫升,煎成60毫升,加白糖适量即成。每次30毫升,日服2次,10天为一疗程。㈢丸剂:每丸3钱(含暴马丁香嫩皮粉5克,蜂蜜5克),每次1丸。日服3次,10天一疗程。㈣粉剂:暴马子皮水煎3次,每次1小时,浓缩喷雾干燥制成粉剂,每日5钱(10两制),分3次服,连服20天。㈤暴马子皮提出物:从暴马子树皮(干)5钱(10两制)中制取总提出物1.8克,每次0.6克,每日3次,饭后服,10天为一疗程。疗效:冲剂组冶疗25例,近期控制2例,显效3例,好转14例,无效6例;糖浆组治256例,近期治愈33例,显效79例,好转114例,无效30例;丸剂组治疗275例,近期治愈22例,显效1例,好转122例,无效70例;提取物组观察20例,2个疗程后近期治愈7例,显效4例,进步7例,无效2例。服暴马子皮提取物后一般在2~3天开始见效,6天效果明显,10天效果可达一定高度;10天后若继续治疗。有效病例可继续好转或趋向治愈,而无效者则仍然无效。副作用:少数病例服药后有口干、胃部不适、轻度腹泻等现象,停药后即消失。

备注同属植物欧暴马丁香的水或丙酮浸出物给发热之兔、猫口服或腹腔注射有退热作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暴马子

药材名称暴马子

拼音Bào Mǎ Zǐ

别名丁香棒棒木荷花丁香

出处出自《吉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暴马丁香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ringa reticulata (Bl.) Hara var·a-murensis(Rupr.)Pringle[S.amurensis Rupr.;S.reticulata(Bl.) Hara var.Mandshurica (Maxim.) Hara]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落叶小乔木,高4-10m。树皮紫灰褐色,具细裂纹。当年生枝绿色或略带紫晕,疏生皮孔。单叶对生;叶柄长1-2.5cm,无毛;叶片厚纸质,宽卵形、卵形至椭圆状卵形,或为长圆状披针形,长2.5-13cm,宽1-6cm,先端短尾尖至尾状渐尖或锐尖,基部常圆形。圆锥花序由1至多对着生于同一枝条上的侧芽抽生;花序轴具皮孔;花梗长0-2mm;花萼长1.5-2mm,萼齿钝、凸尖或截平;花冠白色,呈辐状,直径4-5mm,花冠管长约1.5mm,裂片卵形,长2-3mm,先端锐尖;花丝细长,雄蕊几乎为花冠裂片2倍长,花药黄色。蒴果长椭圆形,长1.5-2cm,先端常钝,或为锐尖、凸尖,光滑或具细小皮孔。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200m的山坡灌丛、林缘或针阔叶混交林中,也有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宁夏、甘肃等地。

化学成分性状鉴别 本品呈浅槽状或板状,微凹,长短不一,厚2~7mm。外表面暗灰褐色,嫩皮平滑,有光泽,老皮粗糙,有龟裂纹;横向皮孔椭圆形,淡棕色,栓皮薄而韧,可横向剥离,脱落处显浅黄色至浅黄绿色,微带光泽。内表面淡黄色至淡黄褐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气微香,味苦。

显微鉴别 皮部横切面:木柱层厚薄不一,木栓细胞梭形、长纺锤形,镶嵌状排列,细胞壁栓化和微木化。皮层稍宽,占横切面的1/3~1/4,有石细胞群散在,石细胞不规则形或是分枝状,长可达225μm。韧皮部宽广,石细胞成群或成带状排列,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壁厚,有明显的层纹、孔沟和壁孔,胞腔小;韧皮射线宽1~2列细胞,有的薄壁细胞中可见油滴。

粉末特征:皮部粉末呈灰黄色。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大小不一,呈类圆形、长方形、梭形、分枝状等,直径60~255μm,有明显的层纹、孔沟和壁沟,胞腔小,少数的石细胞仅见壁孔。木栓细胞黄色或黄棕色,呈长纺锤形或梭形,细胞内含有油滴。韧皮射线细胞呈圆形,常排成2列;薄壁细胞长圆形,含有油滴。

理化鉴别(1)取粗粉5g,置锥形瓶中,用水80ml,煎煮30min,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0ml,冷却,加乙醚10ml,用力振摇5min,吸取乙醚液3ml,加10%氢氧化钠溶液0.5ml,振摇,水层显棕色,加热后,色变深,呈棕红色。

(2)取本品粗粗10g,加乙醇适量,温浸数小时,滤过,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残渣加水少量溶解,以10%盐酸调至pH1-2,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提取液,以水5~10ml洗涤,用无水硫酸钠脱水,浓缩至干,用乙醇适量溶解,供下述试验:①取滤液1ml,加三氯化铁乙醇溶液1-2滴,显绿色。②按上法制备样品并稀释成一定浓度,以乙醇作空白,照分光光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附录)测定,在282土1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

药理作用1.祛痰作用 小鼠或家兔灌服或腹腔注射全皮水煎液都有显着的祛痰作用(酚红法),作用强度与同剂量桔梗相当,切断迷走神经后,作用不受影响,直接从气管内给予小量药物亦可发生作用,因此可能系直接刺激呼吸道而发生作用。对于气管纤毛上皮运动则反有抑制。法痰的有效成分是酸酚及黄酮类物质。

2.平喘作用 豚鼠口服全皮水煎液有菲常明显的平喘作用(组织胺喷雾引喘法)。平喘的有效成分是萜类。小鼠灌服接近中毒量的全皮水煎液仍无止咳作用(氨水喷雾法)。树皮的乙醇提取物的中性部分有上咳作用。

3.对大鼠实验性慢性气管炎的作用灌服浸膏20g/kg,共20天,并无止咳作用,但能减轻Ⅲ级以下支气管上皮细胞的肥大增生,使各级支气管杯状细胞数量减少,气管腺体肥大增生减轻以及腺泡、导管粘液化数量减少,但对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和淋巴组织增生无明显作用。

4.其他4.1. 抑菌作用 全皮及内皮水煎液对肺炎双球菌和流感杆菌有中度抑菌作用,全枝水煎液对此只有轻度抑制。木心水煎液则无作用。全皮水煎液对网状内皮系统吞噬机能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均无影响。

4.2.毒性 小鼠灌服或腹腔注射全皮水煎液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大于100g/kg及10.18g/kg。豚鼠灌胃20g/kg/日付目当于成人量20-40倍)连续20天,除休重增长受到明显抑制外,心电图。肝功能。尿蛋白及内脏病理切片检查均无明显改变。全皮水煎液对胃有刺激性,乙醇及乙酸乙酯提取物则无刺激。

4.3. 退热作用 同属植物欧暴马丁香(Syringa vulgaris )的水或丙酮浸出物给发热之兔、猫口服或腹腔注射有退热作用。

鉴别树皮含蒿属香豆精(scoparone)即6,7-二甲氧基香见精(6,7-dimethoxy coumarin)[1],3,4-二羟基-β-羟乙基苯(β-hydroxyethyl-3,4-dihydroxy benzene)[2],暴马子醛酸甲酯(methylsyramuraldehydate)[3]。

性味苦;辛;性微温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宣肺化痰;止咳平喘;利水。主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心脏性浮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入丸、散。

复方①治痰喘咳嗽(慢性支气管子炎,哮喘):暴马子一寸长,切条,水煎频饮。(《吉林中草药》)②治心脏性浮肿:暴马子一两,切碎,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各家论述《吉林中单药》:消炎,镇咳,利水。治疚鸣喘嗽,心脏性浮肿。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实验表明,暴马子各部分以内皮作用最强,全皮次之,木心最差。故临床多采用其嫩皮,剂型有冲剂、粉剂、糖浆、丸剂,及暴马子皮提出物等。除单方制剂外,尚有复方制剂,但两者疗效相近。对单纯型慢性气管炎的疗效皆高于喘息型;祛痰和止咳的疗效皆高于平喘的疗效。暴马子镇咳作用虽明显,但不及可待因,祛痰作用与等剂量的桔仙比较,作用相似。制剂与用法。一、冲剂:取暴马子树皮洗净煎煮2次,合并2次滤液浓缩成膏加糖粉混匀,制成颗粒,60℃左右干燥。每次3g,日服3次。每日量相当暴马子树皮1两。二、糖浆:暴马丁香嫩皮3两,青萝卜3两,加水300ml,煎成60ml,加白糖适量即成。每次30ml,日服2次,10天为一疗程。三、丸剂:每丸3钱(含暴马丁香嫩皮粉5g,蜂宝5g),每次1丸,日服3次,10天一疗程。四、粉剂:暴马子皮水煎3次,每次1小时,浓缩喷雾干燥制成粉剂,每日5钱(10两制),分3次服,连服20天。五、暴马子皮提出物:从暴马子树皮(于5钱(10两制)中制取总提出物1.8g,每次0.6g,每日3次,饭后服,10天为一疗程。疗效:冲剂组治疗25例,近期控制2例,显效3例,好转14例,无效6例:糖浆组治256例,近期治愈33例,显效79例,好转114例无效30例;丸剂组治疗275例,近期治愈22例,显效61例,好转122例,无效70例;提取物组观察20例,2个疗程后近期治愈7例,显效4例,进步7例,无效2例。服暴马子皮提取物后一般在2-3天开始见效,6天效果明显,10天效果可达一定高度;10天后若继续治疗,有效病例可继续好转或趋向治愈,而无效者则仍然无效。副作用:少数病例服药后有口干、胃部不适、轻度腹泻等现象,停药后即消失。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东当归

    药材名称东当归拼音Dōnɡ Dānɡ Guī别名当归、延边当早归、朝鲜当归、大和当归、日本当归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东当归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elica acutiloba(Sieb.

  • 紫苏梗

    《中国药典》:紫苏梗药材名称紫苏梗拼音Zǐ Sū Gěnɡ英文名CAULIS PERILLAE别名苏梗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 的干燥茎。秋季

  • 豺皮

    《中药大辞典》:豺皮药材名称豺皮拼音Chái Pí出处《唐本草》来源为犬科动物豺的皮。原形态豺(《诗经》),又名:豺狗(《埤雅》),红狼。体形似犬,身长1米左右,尾长约30厘米,体

  • 金槐

    《中药大辞典》:金槐药材名称金槐拼音Jīn Huái别名十二槐花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小叶假糙苏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亚灌木,高30~80厘米。茎直立,方形,有棱,棱之间凹隙较

  • 绣球花

    药材名称绣球花拼音Xiù Qiú Huā别名八仙花、粉团花来源虎耳草科绣球花Hydrangea macrophylla (Thunb.) Seringe,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各地多有

  • 伤寒头

    药材名称伤寒头拼音Shānɡ Hán Tóu别名细叶香茶菜、虫牙药、月风草、牛尾巴蒿、三叉金、三姐妹、三托艾、大箭根、老人风、牛尾草、三叶扫把、马鹿尾来源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轮叶香茶

  • 大散血

    药材名称大散血拼音Dà Sàn Xuè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小前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japonica Thunb.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被灰褐色多细胞柔毛。茎细弱,

  • 铃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铃兰药材名称铃兰拼音Línɡ Lán别名草玉铃、小芦铃、香水花、鹿铃、君影草、草寸香来源百合科草玉铃属植物铃兰Convallaria keiskei Miq.,

  • 木通

    《中药大辞典》:木通药材名称木通拼音Mù Tōnɡ别名通草、附支(《本经》),丁翁(《吴普本草》),丁父(《广雅》),葍藤(《本草经集注》),王翁、万年、万年藤(《药性论》),燕蕧、乌蕧(《

  • 石上柏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上柏药材名称石上柏拼音Shí Shànɡ Bǎi别名深绿卷柏、地侧柏、梭罗草、地梭罗、金龙草、龙鳞草来源为卷柏科卷柏属植物深绿卷柏Selaginella 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