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打虫果

打虫果

药材名称打虫果

拼音Dǎ Chónɡ Guǒ

别名米汤果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密齿酸藤子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mbelia vestita Roxb.[Samaravestita Kurz;Embelia prunifolia Mez」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攀援灌木或小乔木,高5m以上。嫩枝被极细的微柔毛,具皮孔。叶互生;叶柄长4-8mm,两侧微折皱;叶片坚纸质,卵形至卵状长圆形,稀椭圆状披针形,长5-11cm,宽2-3.5cm,先端急尖,渐尖或钝,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缘具细锯齿,稀成重锯齿;侧脉多数,明显,具两面隆起的腺点,尤以近边缘为多。总状花序,腋生,长2-4cm,被细绒毛;花梗长2-5mm,被疏乳头状突起;小苞片钻形,长约1.5mm,具缘毛,两面被微柔毛;花5数,长约2mm;萼片卵形。长约1.5mm,具缘毛;无或具极少的点;花瓣白色或粉红色,分离,狭长圆形或椭圆形,舌状或近匙形,里面密被乳头状突起,具明显的腺点;雄蕊在雌花中退化,长不超过花瓣的1/2,在雄花中伸出花瓣,着生于花瓣2/5处,花药卵形或长圆形,背部无腺点;雌蕊在雌花中与花瓣近等长,花柱常下弯。果球形或略扁,直径约5mm,红色,具腺点。花期10-11月,果期10月至翌年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700m的石灰岩山坡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球形或略扁球形,直径约5mm,红色,具腺点。干后显棕褐色。气微,味酸、甜。

性味酸;性平

功能主治驱虫。主蛔虫病;绦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研末。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牛舌癀

    药材名称牛舌癀拼音Niú Shé Huánɡ别名野枇杷、毛紫珠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批粑叶紫珠的根或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llicarpa kochlana Makino [C.lou

  • 省沽油

    《全国中草药汇编》:省沽油药材名称省沽油拼音Shěnɡ Gū Yóu别名水条来源省沽油科省沽油Staphylea bumalda DC.,以果实、根入药。生境分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

  • 糯稻根须

    药材名称糯稻根须拼音Nuò Dào Gēn Xū别名稻根须(《药材资料汇编》),糯稻根(《江苏植药志》)。出处《本草再新》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糯稻)的根茎及根。稻子收割后采挖。除去

  • 牛嗓管树根

    药材名称牛嗓管树根拼音Niú Sǎnɡ Guǎn Shù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猕猴桃科植物澜沧水东哥的根,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性味甘淡,平,有毒。功能主治接骨拔脓。治骨

  • 金钟花

    药材名称金钟花拼音Jīn Zhōnɡ Huā别名土连翘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金钟花的果壳、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rsythia viridissima L

  • 旱田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旱田草药材名称旱田草拼音Hàn Tián Cǎo别名定经草、小号虎舌癀、虎舌蜈蚣草、田素馨、鸭嘴癀、调经草、双头镇、菜瓜香、地下茶、耳环草、龟药、锯镰草来源玄参

  • 乳源木莲果

    药材名称乳源木莲果拼音Rǔ Yuán Mù Lián Guǒ别名木莲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木兰科植物乳源木莲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nglietia yuyuanensis Law.采收和储藏:秋

  • 桐叶

    药材名称桐叶拼音Tónɡ Yè别名白桐叶(《本草经集庄》)。出处《本经》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叶。化学成分毛泡桐叶含熊果酸,并含糖甙及多酚类。药理作用熊果酸不仅在化学上与齐

  • 金腰带

    《中药大辞典》:金腰带药材名称金腰带拼音Jīn Yāo Dài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瑞香科植物垂穗荛花的花、根、茎皮。花在开放时采收;根、茎皮全年可采。原形态垂穗荛花,又名:细轴荛花、野棉

  • 沙枣花

    《中药大辞典》:沙枣花药材名称沙枣花拼音Shā Zǎo Huā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枣的花,6~7月采。化学成分含山柰酚,花白素,脂肪油0.3%,少量挥发油。性味味甘涩,性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