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扁豆花

扁豆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扁豆花

药材名称扁豆花

拼音Biǎn Dòu Huā

来源豆科扁豆属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 的。7~8月间采摘未完全开发的花,迅速晒干或烘干,晒时要经常翻动,至干足为止。鲜用时随用随采。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解暑化湿,止泻,止带。用于中暑发热,呕吐泻泄,白带。

用法用量1~3钱,鲜者加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扁豆花

药材名称扁豆花

拼音Biǎn Dòu Huā

别名南豆花(《广东中药》Ⅱ)。

出处本草图经

来源豆科植物扁豆,7~8月间采收未完全开放的花,晒干或阴干。

生境分部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浙江、安徽、河南。

性状干燥花呈扁平不规则三角形。下部有绿褐色钟状的花萼,萼齿5,外面被白色短毛。花瓣5片,皱缩,黄白色或黄棕色,有脉纹,未开放的花外为旗瓣所包,开放后即向外反折,翼瓣位于两侧,龙骨瓣镰钩状;雄蕊10,其中9枚基部联合;里面有一黄绿色柱状的雌蕊,弯曲,先端可见白色细毛绒。质软,体轻。气微香,味淡。以朵大、色白、干燥者为佳。

炮制去柄,筛去泥土,拣去杂质及黑色花朵。

性味①《山东中药》:"味甘。"

②《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淡,无毒。"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消暑化湿。治痢疾,泄泻,赤白带下。

①《本草图经》:"主女子赤白下,干末,米饮和服。"

②《纲目》:"焙研服,治崩带;作馄饨食,治泄痢;擂水饮,解中一切药毒。功同扁豆。"

③《岭南采药录》;"敷跌打伤,去瘀生新,消肿散青黑。"

④《四川中药志》:"和胃健脾,清热除湿。治暑热神昏,湿滞中焦,下痢脓血,夏口腹泻及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研末。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一切泄痢:白扁豆花正开者,择净勿洗,以滚汤瀹过,和小猪脊肉一条,葱一根,胡椒七粒,酱汁拌匀,就以瀹豆花汁和面包作小馄饨,炙熟食之。(《必用食治方》)

②治妇人白崩:白扁豆花(紫者勿用)焙干为末,炒米煮饮入烧盐,空心服。(《奇效良方》)

各家论述本草便读》:"扁豆花亦者入血分而宣瘀,白者入气分而行气,凡花皆散,故可消暑散邪,以治夏月泄痢等证也。"

临床应用治疗细菌性痢疾:干白扁豆花100克,制成100%煎液。口服剂量按每次每公斤体重0.5~1毫升计算,每6小时1次,7天为一疗程。观察13例,经治3~7天后,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培养连续二次阴性)7例,进步(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减轻)3例,无效3例。治程中未见副作用。据实验证明,每毫升台生药62.5毫克的扁豆花煎液在试管内可抑制宋内氏型、弗氏型痢疾杆菌生长。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扁豆花

药材名称扁豆花

拼音Biǎn Dòu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Hyacinth Dolichos

别名南豆花

出处出自《本草图经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olichos lablab L.

采收和储藏:7-8月间采收未完全开放的花,晒干或阴干。

原形态扁豆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长达6m。茎常呈淡紫色或淡绿色,无毛或疏被柔毛。三出复叶;叶柄长4-14cm;托叶披针形或三角状卵形,被白色柔毛;顶生小叶柄长1.5-3.5cm,两侧小叶柄较短,长2-3mm,均被白色柔毛;顶生小叶宽三角状卵形,长5-10cm,宽约与长相等,先端尖,基部广楔形或截形,全线,两面均被短柔毛,沿叶脉处较多,基出3主脉,侧卧羽状;侧生小叶斜卵形,两边不均等。总状花序腋生,长15-25cm,直立,花序轴较粗壮;2-4花或多花丛生于花序轴的节上,小苞片舌状,2枚,早落;花萼宽钟状,先端5齿,上部2齿几乎完全合生,其余3齿近相等,边缘密被白色柔毛;花冠蝶形,白色或淡紫色,长约2cm,旗瓣广椭圆形,先端向内微凹,翼瓣斜椭圆形,近基部处一侧有耳状突起,龙骨瓣舟状,弯曲几成直角;雄蕊10,1枚单生,其余9枚的花丝部分连合成管状,将雌蕊包被;子房线形,有绢毛,基部有腺体,花柱近先端有白色髯毛,柱头头状。荚果镰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扁平,长5-8cm,宽1-3cm,先端较宽,顶上具一向下弯曲的喙,边缘粗糙。种子2-5颗,扁椭圆形,白色、红褐色或近黑色,长8-13mm,宽6-9mm,厚4-7mm,种脐与种脊长而隆起,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种阜。花期6-8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花呈扁平不规则三角形,长、宽约1cm。下部有绿褐色钟状的花萼,萼齿5,其中2齿几合生,外被白色短柔毛。花瓣5,皱缩,黄白、黄棕或紫棕色,未开放的花外为旗瓣包围,开放后,广卵圆形的旗瓣则向外反折;两侧为翼瓣,斜椭圆形,基部有小耳;龙骨瓣镰钩状,几弯成直角。雄蕊10,其中9枚基部联合;内有一柱状雌蕊,弯曲。质软,体轻。气微香,味淡。以朵大、色黄白、气香者为佳。

粉末特征:土黄色。①花粉粒类圆形、长圆形,直径35-50μm,表面有细网状雕纹,具3个萌发孔。②非腺毛甚多,1-3细胞,完整者42-380(-600)μm,顶端细胞甚长,先端多锐尖。③腺毛头部4-8细胞,倒卵形,柄1-3个细胞。④萼片表皮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垂周壁平直或稍弯曲,可见腺毛、非腺毛或毛脱落痕;气孔不定式。⑤花冠表皮细胞表面观呈类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壁稍弯曲,表面有细密的角质纹理;横切面观外壁向外隆起,或略呈乳突状。⑥草酸钙棱晶成片存在于萼片薄壁细胞中,呈长双柱形。⑦有花粉囊内壁细胞,形状不规则,壁螺状增厚。⑧药隔细胞壁菲薄。

化学成分花含有原花青甙(proanthocyanidins),黄酮类(flavonoids),花青素(anthocyanidins),香豆精(conmarins)。

药理作用扁豆花煎液62.5mg/ml,在试管内可抑制宋内型、福氏型痢疾杆菌生长。

鉴别(1)取本品粗粉1g,加水20ml,微沸20min,趁热滤过,取滤液点于滤纸上,再点加0.3%茚三酮溶液,热吹风,显紫红色。(检查黄酮)(2)取本品粗粉0.5g,加乙醇10ml,温浸30min,滤过,滤液浓缩至约2ml,加浓盐酸2-3滴,并慢慢加入锌粉少许,放于温水浴中数分钟,显红色。(检查黄酮)(3)薄层色谱 取本品粗粉0.5g,加氯仿10ml,冷浸24h,滤过,滤渣挥尽氯仿后,加乙醇15ml,冷浸24h,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供试品溶液。另取对照品槲皮素和芦丁制成对照品溶液。吸取二溶液点于硅胶G-CMC层析板上,用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0.5)展开,干后喷5%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紫外灯下观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处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炮制去柄,筛去泥土,拣去杂质及黑色花朵。

性味平;甘淡;无毒

归经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解暑化湿,和中健脾。主夏伤暑湿,发热,泄泻,痢疾,赤白带下,跌打伤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研末;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①治一切泄痢:白扁豆花正开者,择净勿洗,以滚汤瀹过,和小猪脊肉一条,葱一根,胡椒七粒,酱汁拌匀,就以瀹豆花汁和面包作小馄饱,炙熟食之。(《必用食治方》)②治妇人白崩:白扁豆花(紫者勿用)焙干为末,炒米煮饮入烧盐,空心服。(《奇效良方》)。

各家论述1.《本草便读》:扁豆花赤者入血分而宣瘀,白者入气分而行气,凡花皆散,故可清暑散邪,以治夏月泄痢等证也。

2.《本草图经》:主女子赤白下,干末,米饮和服。

3.《纲目》:焙研服,治崩带;作馄饨食,治泄痢;擂水饮,解中一切药毒。功同扁豆

4.《岭南采药录》:敷跌打伤,去瘀生新,消肿散青黑。

5.《四川中药志》:和胃健脾,清热除湿。,消暑热神昏,湿滞中焦,下痢脓血,夏日腹泻及赤白带下。

临床应用治疗细菌性痢疾。干白扁豆花100g,制成100%煎液。口服剂量按每次每公斤体重0.5-1ml计算,每6小时1次,7天为一疗程。观察13例,经治3-7天后,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培养连续二次阴性)7例,进步(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减轻)3例,无效3例。治程中未见副作用。据实验证明,每毫升含生药62.5mg的扁豆花煎液在试管内可抑制宋内氏型、弗氏型痢疾杆菌生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珠子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珠子草药材名称黄珠子草拼音Huánɡ Zhū Zi Cǎo别名乳痈根来源大戟科黄珠子草Phyllanthus simplex Ret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

  • 悬钩子

    药材名称悬钩子拼音Xuán Gōu Zi别名沿钩子(《日用本草》),藨子(《纲目》)。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悬钩子的未成熟果实。果实已饱满而尚呈绿色时采摘,除净梗叶,用沸水浸1~2

  • 石松子

    《中药大辞典》:石松子药材名称石松子拼音Shí Sōnɡ Zǐ出处《现代实用中药》来源为石松科植物石松的孢子。7~9月间当孢子囊尚未完全成热或未裂开时,剪下孢子囊穗,在防水布上晒干,击震,使

  • 珍珠风

    《中药大辞典》:珍珠风药材名称珍珠风拼音Zhēn Zhū Fēnɡ别名珍珠柳(《草木便方》),鱼子、漆大白(《四川中药志》),鲤鱼下子(《浙江中药资源名录》)。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珍珠风

  • 火炭母

    药材名称火炭母拼音Huǒ Tàn Mǔ别名翅地利、火炭星、火炭藤、白饭草、白饭藤、信饭藤来源为蓼科蓼属植物火炭母Polygunum chinense 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晒干或鲜

  • 毛冬瓜叶

    药材名称毛冬瓜叶拼音Máo Dōnɡ Guā Yè别名毛花杨桃叶。来源药材基源:为猕猴桃科植物毛花猕猴桃ActinidiaerianthaBenth.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tinidia er

  • 玉蜀黍

    药材名称玉蜀黍拼音Yù Shǔ Shǔ英文名seed of Indian Corn, Seed of Maize别名玉高梁、番麦、御麦、西番麦、玉米、玉麦、王蜀秫、戎菽、红须麦、薏米包、珍珠芦粟、苞芦

  • 赤铜屑

    《中药大辞典》:赤铜屑药材名称赤铜屑拼音Chì Tónɡ Xiè别名热铜末(《圣惠方》),铜末(《朝野佥载》),铜落、铜花、铜粉、铜砂(《纲目》),红铜未(《本草汇言》)

  • 紫金龙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金龙药材名称紫金龙拼音Zǐ Jīn Lónɡ别名串枝莲、豌豆七、豌豆跌打来源罂粟科指叶紫堇属植物攀援指叶紫堇Dactylicapnos scandens (Hook.

  • 南木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南木香药材名称南木香拼音Nán Mù Xiānɡ别名青木香、土木香、楠木香[云南]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云南马兜铃Aristolochia yunnan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