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巴茅根

巴茅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巴茅根

药材名称巴茅根

别名大茅根

来源禾本科芒属植物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 (Maxim.) Benth., et Hook. f.,以根状茎入药。四季可采,晒干。

性味甘,凉。

功能主治清热,活血。用于妇女干血痨,潮热,产妇失血口渴,牙痛。

用法用量3~4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巴茅根

药材名称巴茅根

拼音Bā Máo Gēn

英文名Amur Silvergrass, Aweetcaneflower Silvergrass

别名野苇子、红紫

出处始载于《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荻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 Maxim) Benth et Hook f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荻,多年生草本,高达1.5cm。具粗壮被鳞片的根状茎。秆直立,无毛,多节,节具长须毛。叶互生;叶鞘长于节间,或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长约1mm以下,先端钝圆,具小纤毛;叶片条形,长10-16cm,宽4-12mm,上面基部密被柔毛。圆锥花序扇形,长20-30cm,主轴与分枝皆无毛,仅在枝腋间有小柔毛;分枝较弱,长10-20cm,每节具1短柄小穗,1长柄小穗,均结实,且同形,含2小花,仅第2小花结实;基盘上的白色丝状毛约为小穗的2倍;第1颖的2脊缘有丝状毛,边缘透明膜质,有纤毛;雄蕊3;柱头自小穗两侧伸出。花、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或岸边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呈扁圆柱形,常弯曲,直径2.5-5mm。表面黄白色,略具光泽及纵纹。节部常有极短的毛茸或鳞片,节距0.5-1.9cm。质硬脆,断面皮部裂隙小,中心一小孔,孔周围粉红色。气微,味淡。

性味味甘;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活血。主干血痨;潮热;产妇失血口渴;牙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0-9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甘、性凉。有清热活血的功能。用于妇女干血痨、潮热、产妇失血口渴、牙疼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水松皮

    《中药大辞典》:水松皮药材名称水松皮拼音Shuǐ Sōnɡ Pí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杉科植物水松的干白皮。原形态水松(《南方草木状》)落叶乔木。常由根部产生本质的瘤状体伸出地面。冬季侧生小

  • 豆蔻壳

    药材名称豆蔻壳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白豆蔻Amomum kravanh Pierre ex Gagnep。或爪哇白豆蔻Amomum compactum Soland ex Maton 的干燥成熟果实的果壳

  • 量天尺

    《全国中草药汇编》:量天尺药材名称量天尺拼音Liànɡ Tiān Chǐ别名霸王鞭、霸王花、剑花、三角火旺、七星剑花来源仙人掌科量天尺属植物量天尺Hylocereus undatus (Ha

  • 大叶青木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叶青木香药材名称大叶青木香拼音Dà Yè Qīng Mù Xiāng别名土防己、青木香[四川]来源为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川南马兜铃Aristolochia austroszech

  • 辐射石豆兰

    药材名称辐射石豆兰别名石豆兰、金枣来源兰科辐射石豆兰Bullbophyllum radiatum Lind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陕西、广西。性味甘、淡,寒。功能主治润肺化痰,滋阴养胃,活血。

  • 篱天剑

    药材名称篱天剑别名打碗花、面根藤来源旋花科打碗花属植物篱打碗花Calystegia sepium (L.) R. Brown,以根入药。秋季采集,晒干。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理气健脾。用于急性

  • 粗叶悬钩子

    《中药大辞典》:粗叶悬钩子药材名称粗叶悬钩子拼音Cū Yè Xuán Gōu Zi别名大叶蛇泡竻、大破布刺、老虎泡、虎掌竻,九月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八月泡、牛尾泡、大

  • 藨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藨草药材名称藨草别名野荸荠、光棍草、光棍子来源莎草科藨草Scirpus trigueter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除广东外,各省区均有。性味甘、涩,平。功能主治开胃。主治食积气

  • 羊肚菌

    药材名称羊肚菌拼音Yánɡ Dǔ Jūn英文名Morel别名羊肚菜、羊肚蘑、编笠菌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羊肚菌科真菌羊肚菌、小顶羊肚菌、尖顶羊肚菌、粗柄羊肚菌、小羊肚菌等的子实体

  • 白木耳

    药材名称白木耳拼音Bái Mù ěr别名白耳子(《贵州民间方药集》)。出处《本草再新》来源为银耳科植物银耳的子实体。4~9月间采收。以5月与8月为盛产期。采时宜在早、晚或阴雨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