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岩萝卜

岩萝卜

药材名称岩萝卜

拼音Yán Luó Bo

英文名Henry Urophysa

别名岩蝴蝶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尾囊草的根茎和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rophysahenri Oliv Ulbr. Semiquilegia henryi (oliv)

采收和储藏:根茎全年可采挖。叶春、夏季采,均鲜用或阴干。

原形态尾囊草,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直径1.5-2.5cm,灰褐色或棕褐色,有多数残存的叶鞘,脱落后呈鳞片状。叶多数,基生,叶柄长3.6-12cm;叶片宽卵形,长1.4-2.2cm,宽3-4.5cm,基部心形,中全裂片扇状倒卵形或扇状菱形,上部3裂,两在 疏被短柔毛。花葶高达15cm,通常有花3朵,排成聚伞花序;苞片楔状倒卵形,不分裂或3浅裂;小苞片线形,对生或近对生;花直径2-2.5cm,萼片5,天蓝色或粉红白色,倒卵状椭圆形;花瓣5,长圆状船形,基部囊状;雄蕊多数,退化雄蕊膜质,狭披针形;心皮5-8,吸粗毛。莴葖果,卵形,囊状,有宿存长花柱。种子狭肾形,密生小疣状突起。花期3-4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岩石旁或陡崖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西部、湖南北部、四川东部、贵州。

性状性状鉴别,根茎圆柱形,直径约9mm。表面褐色,具大小不等的孔穴,环节密集;顶端残留叶柄残基及中空的茎基。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片状不整齐。气微,味辛、微苦。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生肌止血。主跌打瘀肿疼痛;创伤出血;冻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治挫伤青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鼠牙半支

    药材名称鼠牙半支别名佛甲草、指甲草、禾雀脷、打不死、铁指甲、尖叶石指甲来源景天科景天属植物指甲草Sedum lineare Thunb.的全草。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清热

  • 蚕豆荚壳

    《中药大辞典》:蚕豆荚壳药材名称蚕豆荚壳拼音Cán Dòu Jiá Ké别名蚕豆黑壳(《纲目拾遗》)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蚕豆的荚壳。化学成分含β

  • 牡荆沥

    《中药大辞典》:牡荆沥药材名称牡荆沥拼音Mǔ Jīnɡ Lì别名牡荆汁(《登真隐诀》)。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茎汁。制法将新鲜荆木裁成尺余长之小段,两端架于砖上,其下以火烧

  • 芭蕉花

    《中药大辞典》:芭蕉花药材名称芭蕉花拼音Bā Jiāo Huā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花蕾或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芭蕉根"条。性味甘谈微辛,凉。①《滇南本草》:&q

  • 山高粱

    药材名称山高粱拼音Shān Gāo Liɑnɡ别名红蓝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油芒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odiopogon cotulifer(Thunb.)Hack.[Andropog

  • 红楤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楤木药材名称红楤木拼音Hónɡ Sǒnɡ Mù别名棘茎楤木来源五加科红楤木Aralia echinocaulis Hand.-Mazz.,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浙

  • 鱼眼草根

    药材名称鱼眼草根拼音Yú Yǎn Cǎo Gēn出处云南来源为菊科植物小鱼眼草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鱼眼草"条。性味辛甘,温。功能主治利小便,治五淋溺时疼痛。用法用量内

  • 百合子

    《中药大辞典》:百合子药材名称百合子拼音Bǎi Hé Zǐ出处《纲目》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种子。功能主治孙思邈:"治肠风下血,百合子酒炒微赤,研末,汤服。"摘录《中药

  • 丰花草

    药材名称丰花草拼音Fēnɡ Huā Cǎo别名假蛇舌草、波利亚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草科植物丰花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rreria stricta (L.f.) G.F.W.Mey.[B.pu

  • 米仔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米仔兰药材名称米仔兰拼音Mǐ Zǎi Lán别名碎米兰、兰花米、珠兰、木珠兰来源楝科米仔兰属植物树兰Aglaia odorata Lour.,以枝、叶及花入药。夏季花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