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天山花楸

天山花楸

《中药大辞典》:天山花楸

药材名称天山花楸

拼音Tiān Shān Huā Qiū

别名花楸(《新疆中草药手册》)。

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天山花楸嫩枝、皮果实。夏、秋采收。

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5米。冬芽外生白色柔毛,幼枝无毛。单数羽状复叶,簇生于短枝端,小叶通常11~15片,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偏斜圆形或楔形,边缘有锯齿,仅基部全缘,上面亮暗绿色,下面绿色,无毛,叶轴有窄翅,无毛。复伞房花序生于短枝顶端,大形,多花,排列稀疏;花白色;萼片5,萼筒无毛,裂片内面有白色柔毛;花瓣5。梨果球形,红色,顶端常有残存花萼。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分布新疆、青海、甘肃等地。

性味《新疆中草药手册》:"果实:味甘苦,性平,无毒。嫩枝和皮:味苦,性寒,无毒。"

功能主治《新疆中草药手册》:"清肺止咳,补脾生津。治肺结核,哮喘咳嗽,胃炎,胃痛,维生素甲、丙缺乏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果实1~2两;嫩枝、皮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天山花楸

药材名称天山花楸

拼音Tiān Shān Huā Qiū

英文名Fruit of Tianshan Mountain Mountainash

别名花楸

出处出自《新疆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天山花楸的嫩枝或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rbus tianschanica Rupr.

采收和储藏:嫩枝,春、夏采收;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天山花楸 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m。小枝圆柱形,褐色,有皮孔,嫩枝红褐色,微具短柔毛;冬芽大,长卵形,外被白色柔毛。奇数羽状复叶,连叶柄长14-17cm;叶柄长1.5-3.3cm;小叶片(4-)6-7对,先端和基部的稍小,卵状披针形,长5-7cm,宽1.2-2cm,先端渐尖,基部偏斜圆形,边缘大部分有锐锯齿,仅基部全缘,两面无毛;叶轴微具窄翅,上面有沟。复伞房花序大形,多花,排列疏松;花白色,直径15-20mm;萼筒钟状,无毛,萼片三角形,内面有白色柔毛;花瓣卵形,内面微具白色柔毛;雄蕊15-20,通常20;花柱3-5,通常5,基部密被白色绒毛。果实球形,直径10-12mm,鲜红色,先端具宿存闭合萼片。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3200m的高山溪谷中或云杉林边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新疆、青海、甘肃等地。

化学成分树枝含金丝桃甙(hyperin)。

性味甘苦;凉;无毒

归经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补脾生津。主肺痨,哮喘,咳嗽,胃痛,及维生素缺乏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果实30-60g;嫩枝9-15g。

各家论述《新疆中草药手册》:清肺止咳,补脾生津。治肺结核,哮喘咳嗽,胃炎,胃痛,维生素甲、丙缺乏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芸香

    药材名称芸香拼音Yún Xiānɡ别名臭草来源芸香科芸香属植物芸香Ruta graveolens 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阴干或鲜用。性味辛、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用

  • 狭叶露珠草

    药材名称狭叶露珠草拼音Xiá Yè Lù Zhū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狭叶露珠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caea alpina L.subsp.angusti-folia (H

  • 掐不齐

    《中药大辞典》:掐不齐药材名称掐不齐拼音Qiā Bù Qí出处《江苏药材志》来源为豆科植物细梗胡枝子的全草。原形态小灌木,高50~100厘米。枝条四散,小枝纤弱,有条纹,被有绒毛。

  • 红须须

    药材名称红须须拼音Hónɡ Xū Xū英文名Sage,salvia别名洱源鼠尾草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洱源鼠尾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lankongen

  • 落葵

    《全国中草药汇编》:落葵药材名称落葵拼音Luò Kuí别名藤罗菜、藤七、红藤菜、藤菜、滑菜果、潺菜、寸金丹、胭脂菜、胭脂豆、软姜子、粘藤、白虎下须、猴子七来源落葵科落葵属植物落葵B

  • 草泽泻

    药材名称草泽泻拼音Cǎo Zé Xiè来源药材基源:为泽泻科植物草泽泻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isma gramineum Lej.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挖,洗净,晒干。原形态草泽泻,多年生沼生草

  • 刺黄柏

    《中药大辞典》:刺黄柏药材名称刺黄柏拼音Cì Huánɡ Bò别名安徽小檗、黄柏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刺黄柏的根、茎或树皮。秋季采收。原形态落叶灌木,高

  • 枸骨叶

    《中国药典》:枸骨叶药材名称枸骨叶拼音Gǒu Gǔ Yè英文名FOLIUM ILICIS CORNUTAE别名功劳叶、羊角刺、老鼠刺、猫儿刺、六角茶、六角刺、八角刺、鸟不宿、鹅掌簕、苦丁茶来

  • 红花岩黄芪

    药材名称红花岩黄芪拼音Hónɡ Huā Yán Huánɡ Qí英文名root of Multijugate Sweetvetch.别名红黄芪、黄芪。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来源药材基源

  • 远志木蓝

    药材名称远志木蓝拼音Yuǎn Zhì Mù Lán别名虫豆柴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远志木蓝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茎单一或少分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