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大红菇

大红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红菇

药材名称大红菇

别名蘑菇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大红菇Russula alutacea (Pers.) Fr.,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部夏秋两季雨后,生混交林及阔叶林内地上,与某些阔叶树种形成菌根。分布于河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福建、云南。

性味淡,温。

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大红菇

药材名称大红菇

拼音Dà Hónɡ Gū

别名红菇、朱菇

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菇科真菌大红菇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ssula rubra (Krom.)Bres

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雨后采摘,洗净,晒干备用。

原形态菌盖宽6-16cm,扁半球形,后平展而下凹。深苋菜红色,表面平滑,在潮湿气候下有粘性,边缘平滑或有不明显的条纹。菌肉白色。菌柄近圆柱形,长3.5-13cm,粗1.5-3.5cm,白色,部分肉色,内部松软;菌褶黄色,少数在基部分叉,褶间有横脉,褶之前部边缘常呈红色。孢子淡黄色,近球形,(8-11)μm×(7-9)μm,壁表有小刺;囊状体透明,披针形,(85-105)μm×(13-19)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阴湿地上。夏、秋间常见。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 菌盖扁半球形,或平扁而中央下凹,直径4-10cm,红色或暗红色,边缘粉红色或带白色,平滑或有微细绒毛,有不明显条纹。菌肉类白色,表皮下粉红色。菌褶密,基部分叉,白色或浅赭黄色,褶间有横脉。菌柄类圆形,长3.5-8cm,直径1-2.5cm,白色或带粉红色。气微,味辛辣。

性味甘;性微温

功能主治养血;逐瘀;祛风。主血虚萎黄;产后恶露不尽;关节酸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或同鸡、猪肉炖。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井底泥

    《中药大辞典》:井底泥药材名称井底泥拼音Jǐnɡ Dǐ Ní别名井底沙(《证类本草》)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淤积在井底的灰黑色泥土。性味寒。①《证类本草》:"至冷。"②

  • 黑塔子根

    《中药大辞典》:黑塔子根药材名称黑塔子根拼音Hēi Tǎ Zǐ Gēn别名油柿根(《分类草药性》)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柿科植物福州柿的根。9~11月采挖,晒干。原形态福州柿,又名:黑塔子、黑丁香、

  • 麋肉

    《中药大辞典》:麋肉药材名称麋肉拼音Mí Ròu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鹿科动物麋鹿的肉。性味①《食性本草》:"大热。"②《饮膳正要》:"味甘,温,无

  • 《中药大辞典》:莸药材名称莸拼音Yóu别名边兰、方梗金钱草、野苋草,半枝莲、倒挂金钟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马鞭草科植物莸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5~90厘米。小技有向下的白色柔毛

  • 鲫鱼骨

    《中药大辞典》:鲫鱼骨药材名称鲫鱼骨拼音Jì Yú Gǔ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鲫鱼的骨。功能主治《食疗本草》:"烧为灰,敷匿疮。"摘录《中药大辞典》《中

  • 竹头草

    药材名称竹头草拼音Zhú Tóu Cǎo英文名herb of Palmgrass别名芩草、箬叶莩、棕茅、棕叶草、涩船草、皱茅出处始载于《李衍竹谱、植物名实图考》。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竹头草的全草

  • 马鞭石斛

    药材名称马鞭石斛拼音Mǎ Biān Shí Hú英文名Herba Dendroilii Fimbriati别名大黄草、马鞭杆、旱马棒来源为兰科植物流苏石斛Dendrobium fi

  • 上山虎

    药材名称上山虎拼音Shànɡ Shān Hǔ来源药材基源:为冬青科植物榕叶冬青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ex ficoidea Hems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榕叶冬青

  • 虎斑游蛇

    药材名称虎斑游蛇拼音Hǔ Bān Yóu Shé来源有鳞目游蛇科虎斑游蛇Natarix tigrina lateralis (Berthord),以全蛇入药。生境分部我国北部地区。

  • 黄颡鱼颊骨

    《中药大辞典》:黄颡鱼颊骨药材名称黄颡鱼颊骨拼音Huánɡ Sǎnɡ Yú Jiá Gǔ出处《纲目》来源为鮠科动物黄颡鱼的颊骨。功能主治《普济方》:"治喉痹,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