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大发散

大发散

药材名称大发散

拼音Dà Fā Sàn

英文名Parish's Ironweed

别名豆鼓叶、大红花远志

出处始载于《云南思矛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滇缅斑鸠菊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nonia parishii Hook. F. [V. uolkameriifolia (Wall.) DC. Var. lanata S.Y Hu]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鲜用,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滇缅斑鸠菊 小乔木,稀灌木,高2-3m。茎直立,基部立,基部径1-1.5cm,枝粗壮,圆柱形,被黄褐色或褐色密柔毛。叶厚纸质,互生;叶柄短而宽,长5-10mm,被密绒毛;叶片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10-30cm,宽4-9cm,先端钝或短尖,基部狭楔状,边缘具疏齿,稀近全缘,侧脉7-12对,细脉网状,上面除中脉被绒毛外,被疏柔毛或后多少脱毛,下面被黄褐色或褐色绒毛,两面均腺点;头状花序多数,径5-8mm,约有10个花,在顶端或上部叶腋排列成长达20cm或更长的具叶复圆锥花序;花序梗长2-5mm或近无梗,密被绒毛,基部具卵状披针形小苞片,总苞狭钟状或近圆柱状,宽5-7mm;总苞片紫色,5层,覆瓦状,卵形或长圆形,极不等长,外层短而钝,内层稍尖,长2-7mm,背面被白色长柔毛;花托平,具窝孔;花淡红紫色,花冠管状,长约7mm,具腺,檐部稍扩大,上部具5个线形裂片。瘦果长圆状圆柱形,长2.5mm,具多少明显的肋或无肋,具腺点;冠毛白色,2层,外层极短,内层糙毛状,长6-7mm。花期3-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60-1680m的山坡灌丛工杂木林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性味味甘;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养心补虚。主感冒发热;心慌心悸;风湿骨痛;肝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味甘、苦,性平。有祛风散瘀、益心的功能。用于重感发热、心慌心悸、产后体虚、风湿骨痛、肝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桑芽茶

    药材名称桑芽茶拼音Sānɡ Yá Chá来源槭树科茶条槭Acer theiferum Fang,以幼芽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性味甘、微苦,凉。功能主治散风热,清头目。主治风热头胀。用

  • 大叶井口边草

    药材名称大叶井口边草别名井边草、凤尾草、线鸡尾、大叶凤尾蕨、狼牙草来源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大叶井口边草Pteris nervosa Thunb.[P. cretica auct. Non L.],以全

  • 猪肚

    《中药大辞典》:猪肚药材名称猪肚拼音Zhū Dǔ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胃。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性味甘,温。①《别录》:"微温。"②《纲目》

  • 硫黄菌

    《全国中草药汇编》:硫黄菌药材名称硫黄菌别名硫黄多孔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硫黄多孔菌Tyromyces sulpbureus (Bull. ex Fr.) Donk,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

  • 白苏子油

    药材名称白苏子油拼音Bái Sū Zǐ Yóu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白苏子果实压榨出的脂肪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rilla frutescens(L.)Britt.原形态白苏,一年生草本,高

  • 林檎

    《中药大辞典》:林檎药材名称林檎拼音Lín Qín别名来禽(《王右军帖》),文林果、朱柰、五色林檎、联珠果(《治闻记》),花红果(《滇南本草》),花红、沙果(《品汇精要》),林禽(

  • 白芷

    《中国药典》:白芷药材名称白芷拼音Bái Zhǐ英文名RADIX ANGELICAE DAHURICAE来源本品为伞型科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ex Hof

  • 金发草

    药材名称金发草拼音Jīn Fā Cǎo别名竹蒿草、笔须、龙奶草、羊丕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金发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gonatherum paniceum (Lam)Hack采收和

  • 蜘蛛蜕壳

    《中药大辞典》:蜘蛛蜕壳药材名称蜘蛛蜕壳拼音Zhī Zhū Tuì Ké别名蜘蛛壳(《备急方》)。出处《纲目》来源为圆网蛛科动物大腹圆网蛛的蜕壳。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蜘蛛&

  • 小叶凤凰尾巴草

    《中药大辞典》:小叶凤凰尾巴草药材名称小叶凤凰尾巴草拼音Xiǎo Yè Fènɡ Huánɡ Wěi Bɑ Cǎo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蹄盖蕨科植物日本双盖蕨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