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台湾榕

台湾榕

《全国中草药汇编》:台湾榕

药材名称台湾榕

别名长叶牛奶树

来源桑科台湾榕Ficus taiwanensis Maxim., epith. mut.,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部台湾、长江中、下游和以南各省。

性味甘、微涩,平。

功能主治柔肝和脾,清热利湿。主治急、慢性肝炎,腰脊扭伤,急性肾炎,泌尿系感染。

用法用量2~3两,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台湾榕

药材名称台湾榕

拼音Tái Wān Rónɡ

别名长叶牛奶树、水牛奶、狗奶木、羊屎木、长叶牛乳树、羊乳子、羊奶子、牛奶果、大同木、天星木、水槟榔、仙人桃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台湾榕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formosan Maxim.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2-3m。小枝、叶脉和叶柄幼时均被疏柔毛;枝纤细,有托叶残留的痕迹。叶互生;叶柄长4-6mm;托叶长三角形,长约8mm,早落;叶片膜质,倒卵状披针形,长4-11cm,宽1-3.5m,先端通常渐尖,尖端有时长达1m以上,中部以下渐狭,有时不对称,基部楔形,全缘或上部呈浅波状或有不规则的缺齿;侧脉和疏离的网脉在背面稍明显。隐头花序(榕果)单生于叶腋,梨形或近球形,成熟时紫红色,直径6-8mm,外面有小瘤体,顶端有脐状突起,基部渐狭成一短柄,长2-3mm;雄花、瘿花同生于一花序托中,雌花生在另一花序托内;雄花花被片3-4,雄蕊2;瘿花花被片4-5,舟状,花柱短,侧生;雌花与瘿花相似,花被片4,但花柱较长,柱头漏斗形。瘦果。花期4-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至高海拔的山地疏林中或旷野、路旁、溪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甘;微涩;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补血;催乳;止咳;祛风利湿;清热解毒。主月经不调;产后或病后虚弱;乳汁不下;咳嗽;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背痈;乳痈;毒蛇咬伤;湿热黄疸;急性肾炎;尿路感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广西民族药简编》:“忌吃酸辣食物。”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辣根菜

    药材名称辣根菜拼音Là Gēn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岩荠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chlearia officinalis L.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岩荠 二年生

  • 羊须

    《中药大辞典》:羊须药材名称羊须拼音Yánɡ Xū出处《纲目》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的须。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功能主治①《纲目》:"治小儿口疮,蠼螋尿疮。&

  • 踏膀药

    药材名称踏膀药拼音Tà Bǎnɡ Yào别名黄花地丁、土细辛[云南]、黄花细辛来源堇菜科堇菜属植物灰叶堇菜Viola delavayi Franch.,以带根全草入药。秋冬采集,洗

  • 钝叶草

    药材名称钝叶草拼音Dùn Yè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Helfer Stenotaphrum别名薏米草、鸭口草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钝叶草的全草。拉

  • 羊耳菊

    药材名称羊耳菊拼音Yánɡ ěr Jú别名白牛胆、大力王、毛柴胡[湖南]、叶下白、山白芷[广东、福建]、冲天白、小茅香、大茅香、牛耳风、羊耳风、白面风、白背风、绵毛旋覆花、天鹅绒、

  • 孝扇草根

    《中药大辞典》:孝扇草根药材名称孝扇草根拼音Xiào Shàn Cǎo Gēn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旋花科植物肾叶天剑的根。原形态肾叶天剑,又名:滨旋花、孝扇草、沙马藤:多年生

  • 番红花

    《中药大辞典》:番红花药材名称番红花拼音Fān Hónɡ Huā英文名Saffron别名西红花、藏红花来源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柱头。10~11月中下旬,晴天

  • 女贞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女贞子药材名称女贞子拼音Nǚ Zhēn Zǐ英文名FRUCTUS LIGUSTRI LUCIDI别名爆格蚤、冬青子[河北、江苏、福建、广西、云南]来源本品为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

  • 六棱麻

    《中药大辞典》:六棱麻药材名称六棱麻拼音Liù Lénɡ Má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驾尾科植物小花鸢尾的根,根茎。四月采,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须根丛生,粗壮。根

  • 枸骨叶

    《中国药典》:枸骨叶药材名称枸骨叶拼音Gǒu Gǔ Yè英文名FOLIUM ILICIS CORNUTAE别名功劳叶、羊角刺、老鼠刺、猫儿刺、六角茶、六角刺、八角刺、鸟不宿、鹅掌簕、苦丁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