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华东阴地蕨

华东阴地蕨

药材名称华东阴地蕨

拼音Huá Dōnɡ Yīn Dì Jué

英文名Eastern China Grape fern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阴地蕨科植物华东阴地蕨的全草或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epteridium japonicum(Prantl)Lyon[Botrychium daucifolium Wall.var.japonicum Prantl]

采收和储藏:全草夏、秋季采收,冼净,晒干或鲜用。根茎秋季采挖,洗净,去须根与叶柄,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蕨类植物,植株高35-60cm,较粗壮。具短而直立的根茎。根肉质,较粗壮。叶二裂;营养叶有长柄,长10-15cm;叶片略呈五角形,草质,长12-20cm,宽15-18cm,顶端短而渐尖,三回羽状分裂;羽片约6对,最下1对羽片最大,有柄;末回小羽片或裂片为椭圆形,边缘有整齐的尖锯齿;叶脉明显,直达锯齿。孢子叶自总柄抽出,其柄常高出营养叶。孢子囊穗圆锥状,长可达10cm,二回羽状;孢子囊圆球形,无柄,横裂,孢子四面型。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阔叶林下阴湿地溪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甘;苦;微寒

归经肝;肺经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化痰消肿。主目赤肿痛;小儿高热抽搐;咳嗽;吐血;瘰疬;痈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清热解毒、镇惊、平肝散结、消肿止痛、润肺祛痰的功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菰根

    《中药大辞典》:菰根药材名称菰根拼音Gū Gēn别名苽封(《淮南子》),菰蒋根(《补缺肘后方》)。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菰的根茎及根。性味甘,寒。①《养生要集》:"味甘,平。&q

  • 岩蒿

    《中药大辞典》:岩蒿药材名称岩蒿拼音Yán Hāo别名乌拉-音-沙巴嗄(蒙名)。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菊种植物岩蒿的全草。夏、秋采挖,去净泥土,熬膏或晒干制炭。原形态岩蒿,又名:山蒿。半

  • 角果木子油

    药材名称角果木子油拼音Jiǎo Guǒ Mù Zǐ Yóu英文名Ceriops tagal(Perr.)C.B Rob.来源药材基源:为红树科植物角果木种子的脂肪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iops

  • 狗肉

    《中药大辞典》:狗肉药材名称狗肉拼音Gǒu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肉。原形态狗(《左传》),又名:犬(《左传》),黄耳(崔豹《古今注》),地羊(《纲目》),家犬(《医林纂要》)

  • 龙脑膏香

    《中药大辞典》:龙脑膏香药材名称龙脑膏香拼音Lónɡ Nǎo Gāo Xiānɡ别名婆律膏(《唐本草》),龙脑油(《南海药谱》),婆律香(《纲目》)。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的树脂。性味

  • 卫矛

    药材名称卫矛拼音Wèi Máo别名鬼箭羽、麻药[广东]、八树[陕西]、篦梳风[湖南]来源卫矛科卫矛属植物卫矛Euonymus alatus (Thunb.) Sieb.,以根,带翅

  • 犁头尖

    《全国中草药汇编》:犁头尖药材名称犁头尖拼音Lí Tóu Jiān别名犁头七、犁头草、土半夏[福建、广西、云南]、三步镖、三角蛇、坡芋、老鼠尾、小野芋、野附子、小独角莲来源天南星科

  • 掌羽凤尾蕨

    药材名称掌羽凤尾蕨拼音Zhǎnɡ Yǔ Fènɡ Wěi Jué别名金鸡尾、五叶灵芝、掌叶凤尾来源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掌羽凤尾蕨Pteris dactylina Hook.,以全草

  • 假木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假木豆药材名称假木豆拼音Jiǎ Mù Dòu别名千斤拔、野蚂蝗来源豆科假木豆Desmodium triangulare (Retz.)Merr.[Dendrol

  • 茵芋

    《全国中草药汇编》:茵芋药材名称茵芋拼音Yīn Yù别名黄山桂来源芸香科茵芋Skimmia reevesiana Fortune,以叶入药。生境分部东南沿海各省至湖南、湖北、广西、贵州。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