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北鹤虱

北鹤虱

药材名称北鹤虱

拼音Běi Hè Shī

英文名FRUCTUS CARPESII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除去杂质。

性状本品呈圆柱状,细小,长3~4mm,直径不及1mm。表面黄褐色或暗褐色,具多数纵棱。顶端收缩呈细喙状,先端扩展成灰白色圆环;另端稍尖,有着生痕迹。果皮薄,纤维性,种皮菲薄透明,子叶2,类白色,稍有油性。气特异,味微苦。

鉴别本品横切面:外果皮细胞1 列,均含草酸钙柱晶。中果皮薄壁细胞数列,棕色,细胞皱缩,界限不清楚,棱线处有纤维束,由数十个纤维组成,纤维壁厚,木化。内果皮细胞1 列,深棕色。种皮细胞扁平,内胚乳有残存;胚薄壁细胞充满糊粉粒及脂肪油滴,子叶最外层细胞含细小的草酸钙结晶。

性味苦、辛,平;有小毒。

归经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杀虫消积。用于蛔虫、蛲虫、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3~9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对节叶根

    药材名称对节叶根拼音Duì Jié Yè Gē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爵床科植物对节叶的根。性味辛咸,寒。功能主治活血止痛。治劳伤疼痛:对节叶根一两,刺五加五钱。泡酒服。

  • 海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木药材名称海木拼音Hǎi Mù别名鸡皮[傣语]来源楝科鹧鸪菜Heynea trijuga Rox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贵州、云南。性味苦,凉。有小毒。功能主治清

  • 绒毛鸭脚木

    药材名称绒毛鸭脚木别名大加皮、野巴戟、假通脱木来源五加科植物穗序鹅掌柴Agalma delavayi (Franch.) Hutch.,以根或茎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祛风活

  • 多蕊蛇菰

    药材名称多蕊蛇菰拼音Duō Ruǐ Shé Gū别名土苁蓉、通天蜡烛(《广西药植名录》),木菌子(《海南植物志》)。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蛇菰科植物多蕊蛇菰的全株。秋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

  • 大山玄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山玄参药材名称大山玄参别名川玄参、土玄参、元参、安东玄参来源玄参科大山玄参Scrophularia kaku densis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四川。性味苦、

  • 斑叶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斑叶兰药材名称斑叶兰拼音Bān Yè Lán别名小叶青、小青、麻叶青、银线莲、蕲蛇药来源兰科斑叶兰属植物斑叶兰Goodyera schlechtendalian

  • 山胡椒根

    《中药大辞典》:山胡椒根药材名称山胡椒根拼音Shān Hú Jiāo Gēn别名牛筋条根、雷公高(《四川中药志》)。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牛筋树的根。9~10月,挖取根部,洗净,

  • 七星鱼

    药材名称七星鱼拼音Qī Xīnɡ Yú别名七星子鱼、八目鳗、七鳃鳗来源七鳃鳗目(八目鳗目)鳗科东北七鳃鳗Lampetra mori Berg;日本七鳃鳗L. japonica (Marten

  • 楝叶

    药材名称楝叶拼音Liàn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楝科植物川楝或苦楝的叶。夏、秋采,晒干。药理作用苦楝子叶的水提取液(2~5%)可防止蚱蜢、蝗虫等对植物之侵害,而对人、畜无毒,其有效

  • 假报春花

    药材名称假报春花别名牙母堂[藏名]来源报春花科假报春花Cortusa stencalyx Max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微苦,寒。功能主治解热镇惊。主治高热,神昏抽搐。用法用量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