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公鸡头叶

公鸡头叶

药材名称公鸡头叶

拼音Gōnɡ Jī Tóu Yè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贯众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摘取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30-70cm。根茎短而斜升,连同叶柄基部密被黑褐色、阔卵状披针形大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0-25cm,禾秆色,向上被疏鳞片;叶片长圆形至披针形,长20-45cm,宽8-15cm,基部不缩狭,一回羽状;羽片10-20对,镰状披针形,有短柄,基部圆楔形,上侧稍呈尖耳状突起,边缘有细锯齿;叶脉网状。孢子囊群生于内藏小脉先端,散生于羽片背面;囊群盖圆盾形,棕色,全缘。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2300m的林缘、山谷和田埂、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性味苦;微寒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湿。主崩漏;白带;刀伤出血;烫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研末,3-6g。外用:适量,捣绒敷;或研末调涂。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光梗丝石竹

    药材名称光梗丝石竹拼音Guānɡ Gěnɡ Sī Shí Zhú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光梗丝石竹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ypsophila acutifolia Fisch.var.gmelin

  • 山蛩虫

    药材名称山蛩虫拼音Shān Qiónɡ Chónɡ别名百脚陆,千脚虫;篦子虫、锅耳朵、大草鞋虫、百节虫、闷棒虫、空筒筒虫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蛩科动物燕山蛩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irobolus

  • 鸡油菌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油菌药材名称鸡油菌别名鸡蛋黄菌、杏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喇叭菌科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多于秋季雨后生在混交林的地上

  • 骨节草

    《中药大辞典》:骨节草药材名称骨节草拼音Gǔ Jié Cǎo别名笔杆草、笔筒草(《贵州民间方药集》),节节菜(《中国药植图鉴》),洗碗草(《闽东本草》),接骨筒(《实用中草药》)。出处《贵州

  • 鳡鱼

    《中药大辞典》:鳡鱼药材名称鳡鱼拼音Gǎn Yú别名黄颊(《山海经》),生母鱼(《岭表录异》),鳏鱼(《太平御览》),黄颊鱼(《纲目》),竹鱼(《脊椎动物分类学》),竿鱼(《鱼类分类学》),

  • 柳叶绣球菊

    药材名称柳叶绣球菊拼音Liǔ Yè Xiù Qiú Jú别名空心柳、王八脆、水火筒、马尿溲来源蔷薇科柳叶绣球菊Spiraea salicifolia L.,以全

  • 蓼实

    《中药大辞典》:蓼实药材名称蓼实拼音Liǎo Shí别名蓼子(《补缺肘后方》),水蓼子(《东医宝鉴》)。出处《本经》来源为蓼科植物水蓼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置通风干燥处。原形

  • 百合花

    《中药大辞典》:百合花药材名称百合花拼音Bǎi Hé Huā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花蕾。化学成分参见"百合"条。性味《滇南本草》:"性微寒平,

  • 白背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背叶药材名称白背叶拼音Bái Bèi Yè别名野桐、叶下白、白背木、白背娘、白朴树、白帽顶来源为大戟科野桐属植物白背叶Mallotus apelta

  • 吕宋楸毛

    药材名称吕宋楸毛拼音Lǚ Sònɡ Qiū Máo别名吕宋楸荚粉(李承祜《生药学》)。出处李承祜《生药学》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粗糠柴的果实的腺毛及毛茸。采下充分成熟的果实,入布袋中,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