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佛手露

佛手露

《中药大辞典》:佛手露

药材名称佛手露

拼音Fó Shǒu Lù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芸香种植物佛手果实的蒸馏液

性味《纲目拾遗》:"味淡。"

功能主治①《金氏药帖》:"专治气膈,解郁,大能宽胸。"

②《中国医学大辞典》:"悦脾,舒肝,宽胸,解郁,疏气,开胃进食。治气膈,烦热骨蒸。"

用法用量内服:隔水炖温,3~4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佛手露

药材名称佛手露

拼音Fó Shǒu Lù

英文名distilled liquid of Fleshfingered Citron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 (Noot.)Swingle的果实的蒸馏液。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trus medica L.var. sarcodactylis (Noot.)Swingle

采收和储藏:取成熟果实,用蒸馏法取得的汁液。

原形态佛手柑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老枝灰绿色,幼枝略带紫红色,有短而硬的刺。单叶互生;叶柄短,长3-6mm,无翼叶,无关节;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5-16cm,宽2.5-7cm,先端钝,有时微凹,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浅波状钝锯齿。花单生,簇生或为总状花序;花萼杯状,5浅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内面白色,外面紫色;雄蕊多数;于房椭圆形,上部窄尖。柑果卵形或长圆形,先端分裂如拳状,或张开似指尖,其裂数代表心皮数,表面橙黄色,粗糙,果肉淡黄色。种子数颗,卵形,先端尖,有时不完全发育。花期4-5月,果熟期10-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热带、亚热带。

资源分布:我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有栽培。

性味微辛;淡;性平

归经肺;肝;胃;肾经

功能主治行气解郁。主胸膈郁闷不舒

用法用量内服:隔水炖温,30-60g。

各家论述1.《金氏药帖》:专治气膈,解郁,大能宽胸。

2.《中国医学大辞典》:悦脾,舒肝,宽胸,解郁,疏气,开胃进食。治气膈,烦热骨蒸。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接气草

    药材名称接气草拼音Jiē Qì Cǎo别名召叶细辛、马蹄香、毛乌金、乌金七、花脸细辛。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短尾细辛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arum caudigerellum C.Y.

  • 小蓝花地丁

    药材名称小蓝花地丁拼音Xiǎo Lán Huā Dì Dīnɡ别名紫花地丁、蓝花地丁、大冠远志、小丁香来源远志科远志属植物小远志Polygala sibirica L. var.

  • 猫儿屎

    《全国中草药汇编》:猫儿屎药材名称猫儿屎拼音Māo ér Shǐ别名猫屎瓜来源木通科猫儿屎属植物猫儿屎Decaisnea fargesii Franch.,以根及果实入药。根随时可采,鲜用或

  • 黑阳参

    《中药大辞典》:黑阳参药材名称黑阳参拼音Hēi Yánɡ Shēn别名黑元参(《滇南本草》),白紫草、牛舌头菜(《云南中草药》),土玄参(《云南经济植物》)。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紫草科植物

  • 东菊

    药材名称东菊拼音Dōnɡ Jú别名细药、兰铁草。踏地莲花莱、牙陷药、野菠菜、细牛舌片。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菊科植物东菊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基生叶丛生,倒披针形,先端圆

  • 白暨豚

    药材名称白暨豚拼音Bái Jì Tún英文名suckling pig别名白旗、白鳍、白鳍豚、白江猪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淡水豚科白暨豚的脂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potes

  • 旱金莲

    药材名称旱金莲拼音Hàn Jīn Lián别名金莲花来源旱金莲科旱金莲属植物旱金莲Tropaeolum majus L.,以全草入药。秋冬采,多鲜用。性味辛,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兰花根

    药材名称兰花根拼音Lán Huā Gēn别名土续断、兰根、幽兰根、山兰、香花草、兰花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建兰;寒兰;或台兰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ymbidium ensifolium

  • 云豹骨

    药材名称云豹骨拼音Yún Bào Gǔ别名云豹、荷叶豹、龟纹豹来源食肉目猫科云豹Neofelis nebulosa Griffith,以骨骼入药。生境分部我国南方各省区。性味甘、辛

  • 地下明珠

    药材名称地下明珠拼音Dì Xià Mínɡ Zhū别名落地珍珠、铁秤锤、土地子、一粒金丹、陈伤子、铁钮子、山砒霜、泥里珠、寸金黄、一滴金丹、地下珍珠、内宝珠、茅膏菜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茅膏菜科植物茅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