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黄堇

黄堇

《中药大辞典》:黄堇

药材名称黄堇

拼音Huánɡ Jǐn

别名断肠草(《四川中药志》),黄花鱼灯草、粪桶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石莲(《河南中草药手册》)。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罂粟科植物小花黄堇全草。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具恶臭,高10~60厘米。根细长。茎多分枝。叶片轮廓三角形,长3~12厘米,2~3回羽状全裂,1回裂片3~4对,2回或3回裂片轮廓卵形或宽卵形,浅裂或深裂,末回裂片狭卵形至宽卵形,先端钝或圆。总状花序长3~10厘米;苞片狭披针形或钻形,长1.5~5毫米;萼片2,卵形;花冠4瓣,黄色,上瓣长6~9毫米,前部唇状,后部有距,囊状,长1~2毫米,下瓣背前部微成龙骨突起,二侧片先端愈合;雄蕊6,2体,花丝基部具蜜腺,伸入距内;雌蕊1。蒴果条形,长2~3厘米,宽1.5毫米。种子黑色,扁球形,直径约1毫米,密生小凹点。花期3~5月。果期6月。

生境分部生于墙脚边、石缝或山沟边隰草地。分布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中、下游各省,北达陕西南部和河南西南部。

化学成分全草含原阿片碱和消旋-四氢掌叶防己碱。

性味苦涩,寒,有毒。

①《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性寒,味苦涩,有毒。"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杀虫,解毒,清热,利尿。治疥癣,疮毒肿痛,目赤,流火,暑热泻痢,肺病咳血,小儿惊风。

①《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儒毒杀虫。治毒蛇咬伤。"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暑,利尿止痢。"

⑧江西《草药手册》:"治疮毒疥癣。"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用根以酒、醋磨汁搽。内服:煎汤,1~2钱(鲜者0.5~1两):或捣汁。

注意江西《草药手册》:"一般不作内服。"

复方①治牛皮癣、顽癣:黄堇根磨酒、醋外搽。(江西《草药手册》)

②治疮毒肿痛:鲜黄堇全草五钱,煎服;并用鲜叶捣汁涂患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③治毒蛇咬伤:鲜黄堇草,捣汁涂敷。(《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④治目赤肿痛:黄堇鲜全草加食盐少许捣烂,闭上患眼后。外敷包好,卧床二小时。

⑤治流火:黄堇全草一两。加黄酒、红糖煎服。连服三天。

⑥治暑热腹泻、痢疾:黄堇鲜全草一两。水煎服,连服数日。

⑦治肺病咳血:黄堇鲜全草一至二两。捣烂取汁服(用水煎则无效)。(④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⑧治小儿惊风抽搐,人事不省:鲜黄堇一两。水煎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堇

药材名称黄堇

拼音Huánɡ Jǐn

英文名Herb of Racemose Corydalis

别名花鱼灯草、粪桶草、石莲、水黄连虾子草、野水芹、鱼子草、断肠草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小花黄堇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dalis racemosa (Tjimb.) pers.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小花黄堇 一年生草本,高10-55cm,无毛,具恶臭。直根细长。茎直立,多分枝。叶互生;叶柄长1-4cm,2-3回羽状全裂,一回裂片7-9枚,末回裂片卵形,先端钝圆,边缘羽状深裂,近无柄。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3-10cm;苞片狭披针形至钻形,长1.5-5mm;萼片小;花冠黄色,长6-9mm,外轮上花瓣不具鸡冠状突起,距长只及花瓣全长的1/5,末端略下弯。蒴果条形,长2-4cm,宽1-2cm,微具肿节。种子扁球形,直径约1mm,黑色,表面密生小凹点。花期3-4月,果期4-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旷野山坡、墙根沟畔。

资源分布: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等地,北达湖南西南部、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南抵海南,东达台湾,西抵四川、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 茎光滑无毛。叶2-3回羽状全理解,末回裂片近卵形,浅裂至深裂。总裂至深裂。总状花序;花黄棕色,上花瓣延伸成距,末端圆形。蒴果条形。种子黑色,扁球形。味苦。

化学成分小花黄堇全草含原阿片碱(protopine)和消旋一四氢掌叶防已碱(tetrahydropalmatine)。

性味苦涩;寒;有毒

归经肺;肝;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杀虫。主湿热泄泻;痢疾;黄疸;目赤肿痛;聤耳流脓;疮毒;疥癣;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鲜者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用根以酒、醋磨汁搽。

注意江西《草药手册》:一般不作内服。

复方①治牛皮癣、顽癣: 黄堇根磨酒、醋外搽。(江西《草药手册》)②治疮毒肿痛:鲜黄堇全草五钱,煎服;并用鲜叶捣汁涂患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③治毒蛇咳伤:鲜黄堇草,捣汁涂敷。(《浙江天目山药植志》)④治目赤肿痛:黄堇鲜全草加食盐少许捣烂,闭上患眼后,外敷包好,卧床二小时。⑤治流火: 黄堇全草一两。加黄酒、红糖煎服。连服三⑥治暑热腹泻、痢疾: 黄堇鲜全草一两。水煎服,连服数日。⑦治肺病咳血:黄堇鲜全草一至二两。捣烂取汁服(用水煎则无效)。(④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⑧治小儿惊风抽搐,人事不省: 鲜黄堇一两。水煎服。(《浙江天目山药檀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假蒟根

    药材名称假蒟根拼音Jiǎ Jǔ Gēn别名假蒌根、钻骨风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假蒟Piper sarmentosum Roxb.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 sarmentosum R

  • 小红蒜

    药材名称小红蒜拼音Xiǎo Hónɡ Suàn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红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eutherine plicata Herb.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全草,鲜用或晒干。原形

  • 牛耳朵

    药材名称牛耳朵拼音Niú ěr Duo别名石三七、石虎耳(《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牛耳朵的根茎或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根生叶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

  • 狗脚草根

    《中药大辞典》:狗脚草根药材名称狗脚草根拼音Gǒu Jiǎo Cǎo Gēn出处《中国药学会1962年学术会议论文文摘集》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假木荷的根。挖取根部,洗净,切成薄片,晒干。原形态假木荷,又

  • 黄细辛

    药材名称黄细辛拼音Huánɡ Xì Xīn别名土细辛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长花细辛的根。秋季采挖,取根,洗净,阴干或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15厘米。根茎短,

  • 羊角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羊角藤药材名称羊角藤拼音Yánɡ Jiǎo Ténɡ别名乌苑藤、巴戟天[福建]来源茜草科巴戟天(羊角藤)属植物羊角藤Morinda umbellata L.,以

  • 小败火草

    《中药大辞典》:小败火草药材名称小败火草拼音Xiǎo Bài Huǒ Cǎo别名贡布区敦木(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玄参科植物爪哇婆婆纳的全草。6~8月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全

  • 鬼羽箭

    《中药大辞典》:鬼羽箭药材名称鬼羽箭拼音Guǐ Yǔ Jiàn别名黑草(《广西野生资源植物》),幼克草、克草(《南宁市药物志》),黑骨草、羽箭(《广东中药》)。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玄参

  • 丁茄

    药材名称丁茄拼音Dīnɡ Qié别名癫茄、大癫茄、野颠茄、野西红柿、钮茄根、山马铃、刺丁茄、番鬼茄来源为茄科属植物丁茄Solanum surattense Burm. f.,以根、果或全草入药。夏、秋

  • 睡菜根

    《中药大辞典》:睡菜根药材名称睡菜根拼音Shuì Cài Gēn别名过江龙(《贵阳民间药草》)。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龙胆科植物睡菜的根茎。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