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不得卧之一。指三阳失于解表,邪热传里所致的不寐症。《症因脉治》卷三:“里热不得卧之症:身热汗出,渴而引饮,小便不利,太阳经里热也;烦渴消水,口燥唇焦,大便坚结,阳明经里热也;寒热口苦,胁痛干呕,少
病证名。指咳嗽午后发作者。亦称劳嗽。为阴虚所致。《明医杂著》卷二:“午后嗽者,属阴虚,即劳嗽也,宜补阴降火。……愚按前症,属肾气亏损,火炎水涸,或津液涌而为痰者,乃真脏为患也。须用六味地黄丸壮肾水,滋
病证名。五郁之一。指脾胃之气郁滞之症。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证治汇补·郁症》:“食滞中焦,痰凝脾脏,热蕴肠胃,皆土郁也。”症见心腹饱胀,肠鸣泻利,呕恶痰涎或清水等。治宜夺之。《杂病源流犀烛》卷十
书名。又名《黄帝素问直解》。清·高世拭撰于1695年。9卷。作者鉴于《素问》一书虽有多种注本,但往往有“义意艰深”或“字句文义重复”、“以讹传讹”的缺点,为了“直捷明白,可合正文诵读”,故校订《素问》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脚气疮。详该条。
病名。指咳嗽由疮疡蕴毒,内攻肺脏所致者。《杂症会心录》卷上:“疮闭咳嗽,皮毛之毒内攻肺脏,肺受毒害也。”症见外疮虽没,而内毒更烈,通身肌肉浮肿,咳嗽喘促,胸满壅塞,不能平卧,痰鸣鼻动,小便短少。治疗急
病证名。指内有积热,外中热邪所致的泄泻。《症因脉治》卷四:“中热泻之症,发热口渴,唇干齿燥,面赤烦躁,小便赤涩,小腹中一汛即泻,一泻即止,少顷复痛复泻,肛门如火,粪色多黄。”脉浮数者热在表,宜柴葛芩连
病证名。见《银海精微》。即尘埃入目。详该条。
上、下唇交会处。因在口的两侧,故称。
病名。又称脉痹。出《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指热毒流注关节,或内有蕴热,复感风寒湿邪,与热相搏而致的痹症。《证治准绳·痹》:“热痹者,藏府移热,复遇外邪,客搏经络,留而不行,阳遭其阴,故痹熻然而闷,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