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阳易

阴阳易

病名。①指伤寒温疫等病后余热未净,由房事而传之对方者。《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医学心悟·伤寒兼症》:“男子病新瘥,与女子接,其病遂遗于女,女子病新瘥,与男子接,其病遂遗于男,名曰阴阳易。”有阴易阳易之分。参各该条。②指阴位见阳脉,阳位见阴脉。《素问·至真要大论》:“阴阳易者危。”《内经吴注》卷二十二:“阴位见阳脉,阳位见阴脉,变易失常,故谓之危。”

猜你喜欢

  • 睑中生赘

    病证名。《古今医统》:“此症脾胃积久而发出,以致睑内生赘如粟如黍,或有血块,俱以手法去瘀血,服活血清热药。”

  • 苦远志

    见《滇南本草》。即远志,详该条。

  • 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

    书名。山东省中医研究所研究班编。本书是《素问》一书的白话注释,除对原文进行语译外,每篇列有本篇大意、体会,或附词字释义等项。对于读者理解《素问》原文有一定参考价值。1958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气门

    ①又名鬼门。即汗毛孔。汗孔是阳气散泄的门户,故称。《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②经外穴名。见《千金要方》。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旁开3寸处。③子户穴别名

  • 经期延长

    病证名。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行经期间超过七天以上,甚至淋漓半月方净的病症。多由气虚、血瘀、血热所致。气虚冲任不固,血失统摄,症见行经期间延长,色淡质稀,小腹空坠,气短懒言、治宜益气固冲、摄血,方用固冲

  • 绿的异体字,见“菉竹堂集验方”条。

  • 御药院

    掌管帝王用药的机构。或称御药房。其职责是保管国内外进献的珍贵药品,按方和剂,以进帝王服用。宋代以供奉官3人掌之,下设典、使臣、药童、匠等;金代设提点、直长、都监、同监等官职管理;元代置达鲁花赤、大使,

  • 柞木饮子

    《外科精要》卷上方。干柞叶四两,萱草根、荷叶蒂、甘草节、地榆各一两。为粗末,每服五钱,水煎,分二次,早晚服。治痈疽,未成者能消,已成者能溃。

  • 鸡肫子

    见《福建中草药》。为野鸦椿子之别名,详该条。

  • 足两踝

    经外奇穴名。见《备急千金要方》。亦称内、外踝尖。其位置,《备急灸法》载,在“足两踝尖”。在内者称内踝尖(亦名吕细、踝尖),在外者称外踝尖。主治小儿不语,霍乱转筋,牙痛,扁桃体炎等。艾炷灸5~7壮;或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