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酒癖

酒癖

①病因之一。指嗜酒成癖。②病名。指饮酒过度,水饮搏聚于胸膈、胁肋的癖病。《诸病源候论·酒癖候》:“夫酒癖者,因大饮酒后,渴而引饮无度,酒与饮俱不散,停滞在于胁肋下,结聚成癖,时时而痛,因即呼为酒癖,其状胁下气急而痛。”《外台秘要》卷八:“酒癖,饮酒停痰水不消,满逆呕吐,目视,耳聋腹中水声。”《太平圣惠方·治酒癖诸方》:“酒癖,因酒后饮水,停留于胸膈之间及两胁下痛短气而渴。”《圣济总录》卷七十三:“胃弱之人,因饮酒过多,酒性辛热,善渴而引饮,遇气道否塞,酒与饮俱不化,停在胁肋,结聚成癖,其状按之有形,或按之有声,胁下弦急,胀满,或致痛闷,肌瘦不能食,但因酒得之,故谓之酒癖。”治宜消癖化饮。可选用大七气汤、消饮丸、姜桂丸、曲蘗丸、海藻丸等方。参见有关条。

猜你喜欢

  • 宋绶

    【生卒】:991~1040【介绍】:宋官吏。字公垂。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幼聪警,得外祖杨徽之藏书,其母自训教,通经史百家。曾官尚书、吏部侍郎、工部侍郎兼侍读学士等。藏书万余卷,皆亲自校雠。曾为宋

  • 疮疡辨阳证

    见《外科正宗》卷一。指辨识疮疡之属于阳证者。如疮疡起病急,患处高肿局限,焮赤疼痛,色红活润泽,七日内肿不消则成脓,溃后脓稠色润,易消,易溃,易敛,病程短,并常伴形寒发热、口渴、便秘、溲赤,脉洪数而有力

  • 风中藏

    见《普济本事方》卷一。又名中脏。详该条。

  • 独骨疮

    病名。生于下颏部的湿疮。出《洞天奥旨》卷十三。由口津下流,浸渍日久所致。小儿多见患处湿烂,浸淫成疮。内服燥津丹,外用制津丹搽之。相当于口周围湿疹。

  • 热毒痢

    病名。指痢疾之因骤受暑湿热毒所致者。见《医学传灯》卷下。《医门法律》卷五:“又有骤受暑湿之毒,水谷倾囊而出,一昼夜七八十行,大渴引水自救,百杯不止,此则肠胃为热毒所攻。”若里急后重者,宜大黄黄连甘草大

  • 暴盲

    病证名。多因肝气上逆,气滞血瘀,元气亏损所致。《证治准绳·杂病》:“平日素无他病,外不伤轮廓,内不损瞳神,倏然盲而不见也。”指眼外观正常而视力骤降者。本症可见于今之急性视神经炎、视网膜中央血管阻塞、眼

  • 太平圣惠方

    方书名。简称《圣惠方》。100卷。刊于992年。本书系北宋翰林医官院王怀隐等人在广泛收集民间效方的基础上,吸取了北宋以前的各种方书的有关内容集体编写而成。卷1~2主论诊法及处方用药法;卷3~7分论五脏

  • 股阴疽

    病名。出《灵枢·痈疽篇》卷九。即附骨疽。详该条。

  • 素问直解

    书名。又名《黄帝素问直解》。清·高世拭撰于1695年。9卷。作者鉴于《素问》一书虽有多种注本,但往往有“义意艰深”或“字句文义重复”、“以讹传讹”的缺点,为了“直捷明白,可合正文诵读”,故校订《素问》

  • 白肉

    在掌(或跖)与指(或趾)腹(阴)面的肉,与其背(阳)面的肉相对而言。《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