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银海精微》。即风牵睑出。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即瓠子,详该条。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一。指夏季感受暑热,肺受热灼,清肃失常所致的气喘。证见喘促,多汗,烦躁或身体发热,静则多言等。治宜解暑,清热或兼益气,如白虎汤、清暑益气汤、益元散等方。
出《黄帝内经素问》。为海螵蛸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木半夏之别名,详该条。
即豉饼灸,见该条。
见太素脉秘诀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大叶金花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丹溪心法·喘》。即胃虚喘。详该条。
病名。系指齿缝间流脓,愈而复发。《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肿脓汁出,愈而更发,谓之齿漏疳。”属牙漏。详牙漏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