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伤寒类证条。
病名。又名风弦赤烂、胎风赤烂。新生儿或婴儿眼弦赤烂。多因胎毒或由脾胃蕴积湿热,复感风邪,风与湿相搏,结于眼弦而发,或由椒疮涩痒揉擦太过而致睑缘糜烂,胶粘。治宜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湿重用除湿汤;热毒重者
医论医案著作。3卷。清·心禅僧撰。刊于1890年。卷一有医论十七条,历数庸医误人之过,立论明确,文笔犀利;并论治病当先熟习未病时之正常生理状态,强调病各不同,治法方药亦应随之而变;后二卷大多为内科杂病
出《神农本草经》。为漏芦之别名,详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为低级官员,共2人。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
书名。8卷。丁甘仁撰。刊于1927年。卷1~6为内科杂病、时病;卷7妇科;卷8外科。分列伤寒、霍乱、调经、脑疽等多种病证,收载病例约400个左右。丁氏疗病,兼采各家之长,灵活机变。治外感病能融会伤寒与
【介绍】:见陈文治条。
舌根部苔微黑带灰,舌尖黄苔。为里实热证或阳明府实,阴液受伤证候,宜急下存阴。此舌虽较黑根稍轻,但不及时治疗,一二日亦变黑根(见《伤寒舌鉴》)。
针刺手法。出明·徐凤《金针赋》。又名凤凰展翅。其法先进针至深(地)部,再提针至浅(天)部,得气后,再进针至中(人)部,随即大幅度的快速捻转,一捻一放,针柄飞旋,如凤凰展翅状。病在上者,吸气时右转提针;
病名,指产后血瘀腹痛,又名儿枕痛。《郑氏女科家传秘方》:“恶露不行,脐腹作痛,俗名儿枕不安。”详儿枕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