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草药手册》。为石吊兰之别名,详该条。
见《金匮要略》。即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见该条。
指胁部低平之状。《灵枢·本藏》:“合胁兔骹者,肝下。”张景岳:“胁下之骨为骹……兔骹者,胁骨低合如兔也。”
【介绍】:见苏轼条。
指冲脉之气上逆的疾患。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多因饮邪内伏,肾阳虚衰,冲脉之气挟饮上逆所致。证见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并伴见手足厥逆,小便难,脉沉微,或面热如醉,头晕目花等。治以敛气平冲为主。
见《药材学》。即肥皂核,详该条。
病名。頺,《正字通》:“颓字之伪”,水下流也,此指鼻涕下流。《医学原理》卷七:“如胆移热于脑为鼻頺、鼻渊。宜以防风通圣散一两加薄荷、黄连各二钱。”参见鼻渊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竹根七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疡科选粹》卷七。即疣。详疣、千日疮条。
一手伏脉。详伏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