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形器,即形体。《素问·六微旨大论》:“器者,生化之宇。”王冰注:“包藏生气者,皆为生化之器。”气机的升降出入,皆依附于形体而进行,故又称“升降出入,无器不有。”②器皿,特指人体中贮盛饮食水谷及待排泄
南北朝时期宋医官的职称。御师即医师,是为帝王保健服务的官员,相当于御医。北魏有侍御师等,多属此类官职。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气血少弱,骨木不荣,由肾气未成,肝肺壅热上冲于脑,遂令发枯,骨髓不足而囟不合。即解颅,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诊要经终论》。又名脱汗。指病情危重,汗出如珠如油,黏腻不流,常伴见呼吸短促,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为阴阳相离,阳气欲脱之象。急宜回阳救脱,用参附汤加龙骨、牡蛎之类。参见脱汗、汗出如油
脏腑相合之一。胆附于肝,肝的余气聚于胆,对贮藏和疏泄胆汁,互为作用。肝足厥阴经脉与胆足少阳经脉互相络属。肝为脏,属阴;胆为腑,属阳。一脏一腑,阴阳表里互相输应。《灵枢·本输》:“肝合胆,胆者中精之府”
见苏州医学院等《中草药手册》。为杜仲之别名,详该条。
《灵枢经》篇名。本文强调针刺之道,须明脏腑、阴阳、经脉、气血运行的终始,故名。内容叙述人体气血终而复始的周转循环,是以十二经脉为系统,并论述从寸口脉测候五脏之阴,从人迎脉测候六腑之阳的诊断方法。最后讨
又称四街。见气街条。
【生卒】:约1753~1823【介绍】:清代著名医家。字修园,号慎修,另字良有。福建长乐人。少年时孤贫,半学儒,半学医。其先祖通医,陈氏曾从泉州名医蔡茗庄(宗玉)学医。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中举人
病证名。指脾受邪热所致的病证。《素问·刺热篇》:“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俛仰,腹满泄,两颔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