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医宗金鉴》卷七十四。即癗。详该条。
指耳屏的软骨。在外耳门前侧,左右各一。
攻伐,或作伤害。《素问·痿论》:“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
指申时。《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参十二时条。
见《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即泻黄散,见该条。
病证名。指患经崩气血俱虚,而又继续发生痘疮。此时正不胜邪,宜用十全大补汤治之。若见痘色灰白平塌难发难胀者,则加熟附子一、二片,使里气充足,毒无停滞,服后饮食增进,痘形起胀者为顺,否则为逆。
病名。即仅有一个外口和内口在齿线以下,且管道分支少,走行较浅的肛漏。参见肛漏条。
【介绍】:唐代道家、医生。撰有《延寿赤书》1卷。
舌诊著作。1卷。清末刘恒瑞撰。本书论述舌苔原理、看舌八法,在病理舌苔中着重阐析黄、白、黑苔,内容比较简要。初刊于《医学扶轮报》,解放后与《临床验舌法》合刊出版。
【介绍】:北宋医生。善针灸,民间流传其用针治难产的验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