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肺热

肺热

病证名。五脏热之一。又称肺气热。多由外邪侵肺化热所致,亦可由内热引起。症见咳嗽,痰黄粘稠,或喘促,或咳吐脓血胸痛,或恶寒发热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素问·刺热篇》:“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治宜清气泻肺。①有嗽而咯脓痰者,乃肺热,食后服甘桔汤(《小儿药证直诀》)。②肺热,……咳嗽寒热壮热饮水,凉膈散主之。③肺热者,右颊先赤,日西热甚。轻则用泻白散,重则用凉膈散及地骨皮散(《证治准绳》)。

猜你喜欢

  • 双虎夺食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两人对练,同取弓步,两手相握后,互相争拉。

  • 蛇丹

    病名。见《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即发生于胸胁、腰部以外部位的带状疱疹。详见缠腰火丹条。

  • 穿拐毒

    病名。《疡科心得集》卷中:“外踝疽即脚拐毒,俗名穿拐毒,属足三阳经脉络也。”参见附骨疽条。

  • 性急多怒经闭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由于性急多怒,因郁而气血俱热,以致热灼伤津,阴血枯竭而患经闭不行。治宜清热解郁。方用四物汤加黄芩、黄连、柴胡、香附。

  • 女科、产后编

    书名。一名《傅氏女科全集》、《女科全集》。旧题:清·傅山撰。约成书于十七世纪。4卷。1827年始有初刊本。其中《女科》2卷,内容有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等10门,共

  • 月期华水

    见佛教经《四分律》。指月经,详该条。

  • 中指

    即手第三指。《灵枢·经筋》:“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

  • 辛开苦降

    即辛开苦泄。详该条。

  • 伏热在里

    体内先有热邪潜伏,或其他邪气郁而化热,致肠胃热积。临床表现为发病时即见咽干、口臭、腹胀压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干等内热症状。

  • 温热病

    病名。见《外台秘要》卷四。①温病的别称。泛指各种温病、热病。也有以感受热邪的轻重与季节的不同,分称为“温病”与“热病”者。《类证活人书》卷五:“因春温气而变,名曰温病;因夏热气而变,名曰热病。温、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