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耳焦

耳焦

证名。《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手少阳之上,血气盛则眉美以长,耳色美;血气皆少则耳焦恶色。”《甲乙经》:“耳焦枯受麈垢者,病在骨。”系指耳廓焦枯、无华,乃阴虚气血少之象。

猜你喜欢

  • 拐子药

    见《湖南药物志》。为雪里开之别名,详该条。

  • 产后耳聋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肾气通耳,而妇人以肾系胞,因产血气伤损,则肾气虚,其经为风邪所乘,故令耳聋也。”治宜补益肾气为主。方用金匮肾气丸。气虚可用补中益气丸。

  • 姜巴草

    见《贵州草药》。为香茅之别名,详该条。

  • 吴世昌

    【介绍】:清代医家。字半千。湖北江夏人。抄辑有《奇方类编》2卷(1719年)。

  • 龚应园

    【介绍】:见龚居中条。

  • 少阴之阴

    出《素问·皮部论》。少阴经之阴络。名枢儒,详该条。

  • 糟指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即代指。见该条。

  • 铜青

    见《抱朴子》。即铜绿,详该条。

  • 洪正立

    【介绍】:清代医家。字参岐。新安(今安徽歙县)人。曾对龚廷贤所纂辑的《医学入门万病衡要》(又称《医衡》)一书加以编录。

  • 玉柱骨折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即天柱骨折。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