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羊骨

羊骨

《中药大辞典》:羊骨

药材名称羊骨

拼音Yánɡ Gǔ

出处《别录》

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绵羊骨骼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

化学成分因部位、年龄等之不同,骨的化学组成亦有差异。其中变动最大的是水分与脂类。骨质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物,其中一半以上是磷酸钙。此外,又含少量的碳酸钙、磷酸镁和微量的氟、氯、钠、钾、铁、铝等。氟含量虽然很少,但它是骨的重要成分。骨的有机物有骨胶原、骨类粘蛋白、弹性硬蛋白样物质;尚有中性脂肪(量比较多)、磷脂和少量的糖原等。

性味甘,温。

①《别录》:"热。"

②《本草图经》:"温,平。"

③《纲目》:"脊骨:甘,热,无毒。""头骨:甘,平,无毒。"

④《医林纂要》:"胫骨:咸,平。"

功能主治补肾,强筋骨。治虚劳羸瘦,腰膝无力,筋骨挛痛,白浊,淋痛,久泻,久痢。

①《别录》:"主虚劳,寒中,羸瘦。"

②《千金·食治》:"头骨:主小儿惊痫。"

③《唐本草》:"头骨:疗风眩,瘦疾。"

④《日用本草》:"胫骨:治牙齿疏活、疼痛。"

⑤《饮膳正要》:"尾骨:益肾明目,补下焦虚冷。"

⑥《纲目》:"脊骨:补肾虚,通督脉,治腰痛下痢。""胫骨:主脾弱,肾虚不能摄精,白浊。除湿热,健腰脚,固牙齿,去皯蹭,治误吞铜钱。"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煅存性入丸、散。外用:煅存性研末撒。

注意《千金·食治》:"宿有热者不可食。"

复方①治虚劳腰膝无力:羊骨一副(全者,槌碎),陈皮二钱(去白),良姜二钱,草果二个,生姜一两,盐少许。水三斗,慢火熬成汁,滤出澄清,如常作粥,或作羹汤亦可。(《饮膳正要》羊骨粥)

②治肾脏虚冷,腰脊转动不得:羊脊骨一具,嫩者,捶碎,烂煮,和蒜、韭空腹食之,兼饮酒少许妙。(《食医心镜》)

③治虚损羸瘦乏力,益精气:羊连尾脊骨一握,肉苁蓉一两(酒浸一宿),菟丝子一分(酒浸三日,曝干,别捣末),葱白三茎(去须,切),粳米三合。上锉碎脊骨,水九大盏,煎取三盏,去滓,将骨汁入米并苁蓉等煮粥,欲熟,入葱、五味调和,候熟,即入菟丝子末及酒二合,搅转,空腹食之。(《圣惠方》羊脊骨粥)

④治筋骨挛痛:羊胫骨,酒浸服之。(《纲目》)

⑤治思虑伤脾,脾不摄精,遂致白浊:厚朴(去皮,姜汁制,为细末)二两,羊胫(煅,研粉)一两。上二味,白水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用米饮汤送下。(《济生方》羊胫炭丸)

⑥治膏淋,脐下妨闷,不得快利:羊骨烧灰,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榆白皮汤,调下二钱。(《圣惠方》)

⑦治小儿洞泄下痢不差,乳食全少:羊胫骨(烧灰)、鹿角(烧灰)各一两。上研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热水化下三丸,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普济方》羊胫灰散,一名鹿角散)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羊骨

药材名称羊骨

拼音Yánɡ Gǔ

英文名Goat or Sheep Bones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骨骼。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apra hircus Linnaeus2.Ovis arie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宰羊时取骨骼鲜用,或冷藏、烘干。

原形态1.山羊,体长1-1.2cm,体重10-35kg。头长,颈短,耳大,吻狭长。雌雄额部均有角1对,雄性者角大;角基部略呈三角形,尖端略向后弯,角质中空,表面有环纹或前面呈瘤状。雄者颌下有总状长须。四肢细,尾短,不甚不垂。全体被粗直短毛,毛色有白、黑、灰和黑白相杂等多种。

2.绵羊,绵羊为人们较早驯养的家畜。基体重随品种而不同,最小不过20kg,最大可达150-200kg。外形特征亦有多样。有的雌、雄均有角;有的二者皆无角;有的仅雄性有角。角形与羊尾也因种而有差异其被毛接近原始品种者,具有两层:外层为粗毛可蔽雨水,内层为纤细的绒毛,藉以保温。但改良品种仅存内层的绒毛。前后肢两趾间具有一腺体,开口于前部。具有泪腺。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为饲养家畜之一,口种颇多。

2.为饲养家畜之一,品种多达300余种。群居动物,以草类粉良。怕热不怕冷。

资源分布:1.分布于全国各地。

2.分布几遍全国,以北部和西北地区为多。

化学成分山羊中绵羊的骨骼因部位、年龄等不同,骨的化学组成亦有差别。其中变化最大的是水分与脂类。骨质中含有在量的无机物,其中一半以上是磷酸钙,此外尚含少量碳酸钙、磷酸镁和微量的氟、钠、钾、铁、铝等。氟含量很汪,但它是骨的重要成分。骨的有机物是骨胶原(ossein)、骨类粘蛋白(osseomucoid)、弹性硬蛋白(elastin)样物质,尚有中性脂肪(量比较多)、磷脂和少量的糖原等。

药理作用从羊骨中可提取骨基质明胶(BMG)和骨形成蛋白(BMP)。BMG和BMP的骨诱导作用,参见“猪骨”条和“牛骨”条的药理作用。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补肾;强筋骨;止血。主虚劳赢瘦;3腰膝无力;筋骨挛痛;耳聋;齿摇;膏淋;白浊;久泻久痢;月经过多;鼻衄;便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煮粥,1具;或浸酒;或煅存性入丸散。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撒、擦牙。

注意素体火盛者慎服。

各家论述1.《别录》:主虚劳,寒中,羸瘦。

2.《千金·食治》:头骨:主小儿惊癎。

3.《唐本草》:头骨:疗风眩,瘦疾。

4.《日用本草》:胫骨:治牙齿疏活、疼痛。

5.《饮膳正要》:尾骨:益肾明目,补下焦虚冷。

6.《纲目》:脊骨:补肾虚,通督脉,治腰痛下痢。胫骨:主脾弱,肾虚不能摄精,白浊。除湿热,健腰脚,固牙齿,治误吞铜钱。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多花猕猴桃茎叶

    药材名称多花猕猴桃茎叶拼音Duō Huā Mí Hóu Táo Jīnɡ Yè别名红蒂砣来源药材基源:为猕猴桃科植物阔叶猕猴桃Actinidialatifolia(Gardn.etChamp.)Mer

  • 水白蜡

    《中药大辞典》:水白蜡药材名称水白蜡拼音Shuǐ Bái Là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木犀科植物小蜡树的叶。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小蜡树,又名:小白蜡树、小叶女贞。半常绿灌

  • 金线包

    药材名称金线包拼音Jīn Xiàn Bāo别名小白薇、老妈妈针线包、野辣椒、白龙须、水辣子根、蛇辣子、白藤来源萝藦科娃儿藤属植物云南娃儿藤Tylophora yannanensis Schl

  • 大叶金花草

    《中药大辞典》:大叶金花草药材名称大叶金花草拼音Dà Yè Jīn Huā Cǎo别名野黄连、水黄连(《峨媚药植》),牙齿芒(《广州植物志》),擎天蕨(《广西中兽医药植》),雪仙草

  • 七里明

    药材名称七里明拼音Qī Lǐ Mínɡ英文名all-grass of Clark's Blumea出处始载于《浙江药用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七里明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盲肠草

    药材名称盲肠草拼音Mánɡ Chánɡ Cǎo别名鬼针草、黄花雾、玉盏载银杯、婆婆针、感冒草、豆渣草、鬼见愁、豆渣菜、狗札、细毛鬼针草、一包针、刘寄奴、跟人走、带人走、豆叉菜、杈杈草、牙金草、虾钳草、

  • 冬瓜叶

    《中药大辞典》:冬瓜叶药材名称冬瓜叶拼音Dōnɡ Guā Yè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叶片。夏季采取。功能主治治消渴,疟疾,泻痢,蜂螫,肿毒。①《日华子本草》:"熁

  • 扁担藤

    药材名称扁担藤拼音Biǎn Dɑn Ténɡ别名扁藤、大芦藤、铁带藤、过江扁龙、扁骨风、腰带藤、羊带风来源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扁担藤Tetrastigma planicaule (Hook.

  • 牡蛎

    《中国药典》:牡蛎药材名称牡蛎拼音Mǔ Lì英文名CONCHA OSTREAE别名左牡蛎、海蛎子壳、左壳来源本品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Ostrea gigas Thunberg、大连湾牡蛎Ost

  • 云南莲座蕨

    药材名称云南莲座蕨拼音Yún Nán Lián Zuò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观音座莲科植物云南观音座莲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iopteris yunnanensis Hiero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