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小儿初生偶然作吐,吐量不多,一般不属病态。如果呕吐不止,或者进乳即吐,可由初生拭口不净,秽液内拭(参见生下吐条);或胎前寒热偏盛;或产时外伤等原因所形成。应结合起病缓急,呕吐与哺乳的关
见《四川中药志》。为苏木之别名,详该条。
疟疾之一。见《诸病源候论·疟病诸候》。《素问·疟论》:“其间日而作者何也?歧伯曰:其气之舍深,内薄于阴,阳气独发,阴邪内著,阴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间日而作也。”“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
见片玉痘疹条。
【介绍】:明代医家。字天相。休宁(今安徽休宁)人。年轻时学儒,后改学医。先从名医汪机学习,后又去姑苏等地求师,于是精通医学。行医四十年,疗效较好。在医学理论上,推崇李杲扶元气的主张,撰有《试效集成》等
病证名。指妊娠期下肢抽痛,反复发作。多因肝血不足或感寒所致。若素体血虚,或妊娠恶阻严重,化源不足,孕后精血聚以养胎,肝血愈虚,筋失所养。症见妊娠期下肢酸楚或抽搐疼痛,步履不便,夜间或入睡后尤甚,面白形
即差。详该条。
《寿世保元》卷六方。人参二分,五味子、徽墨各三分,天门冬(去心)五分,麦门冬(去心)二钱,玄参八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噙化服。治久嗽喉痛,若痰多加贝母。
《圣济总录》卷七十方。桑根白皮、栀子、黄芩、炙甘草、羌活、防风、当归、诃子(煨,去核)、胡黄连各一分,地骨皮、人参、茯苓、柴胡各半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食前服。治鼻衄久不止。
水肿病之一。多因久居湿地或感寒湿,水湿浸渍,不能运行所致。《奇效良方·水肿》:“病水寒不得宣行,成湿肿证,脉来沉迟,色多青白,不烦不渴,小便艰少而涩,大便滑泄。”《证治要诀·肿》:“感湿而肿者,其身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