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红丝疔

红丝疔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又名赤疔、血箭疔红线疔金丝疮、血丝疮、红演疔血丝疔红丝疮红丝血箭疔红演儿紫疥斑。因火毒凝聚或破伤感染所致。多起于手足,生于手,有红丝入腋;生于足,有红丝入腹,均属重证。初起局部红肿热痛,继而起红丝沿小腿或手臂迅速向上走窜,重者可伴寒热头痛,乏力。治宜清热解毒,内服五味消毒饮加减,并于红线远端挑刺放血,再隔寸挑刺令其微出血;或用灯心蘸烟油于红丝尽头灸一壮,再刺疔头,或用浮萍草嚼烂外敷,亦可于红丝尽处刺断,搽离宫锭子

猜你喜欢

  • 思中

    类中风病证之一。因忧思过度,气机郁结而引起的类中风证。

  • 三部

    ①指脏部、上部、下部三部。《灵枢·百病始生》:“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为三部。”②身体上、中、下三部

  • 叭哒杏仁

    见《要药分剂》。即巴旦杏仁,详该条。

  • 阳明经证

    证名。即阳明经病。见《医学心悟》。详阳明经病条。

  • 杨珣(xún 询)

    【介绍】:明代医家。陕西人。曾在太医院任职,读医书较多。著有《伤寒撮要》(已佚)、《针灸详说》、《针灸集书》等书。

  • 双喉痹

    病名。多由肺胃积热复感风毒所致。见《喉科秘旨》卷上:“生于上腭关内,两边形如榄核,痛而难食。”咽喉两边肿痛,面赤腮肿,甚或肿连项外,汤水难咽。语声难出,脉洪大。治宜疏风清热、解毒。用银翘散、清咽散、六

  • 六月冻

    见《江西草药》。为腐婢之别名,详该条。

  • 风痰眩晕

    病证名。见《医学正传·眩运》。因风痰上壅,闭塞清阳所致。《杂病源流犀烛·头痛源流》:“风痰闭壅眩晕,必胸膈痞塞,项急,肩背拘倦,神昏多睡,或心忪烦闷而发。”治宜祛风化痰。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天麻丸、白附

  • 抱轮红

    证名。又名赤带抱轮、乌轮赤晕、白睛抱红。多由肝肺实热或阴虚火炎所致。《原机启微》:“(眼的)黑白之间,赤环如带,谓之抱轮红。”证见沿黑睛缘之白睛深层,环绕一带细直模糊红赤血丝,压之红赤不退,推之血丝不

  • 清厥

    厥证之一。寒厥之指尖独冷者。《杂病源流犀烛·诸厥源流》:“大约手足寒者为寒厥。……又有独指尖冷者,则名清厥,宜理中汤。以上寒厥所统。”参见寒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