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治疔大全》。即水蛇头。证治见指疔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鹿茸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舌痹。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知母之别名,详该条。
诊法术语,见《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五脏六腑的精华藏于内为气,现于外为色,“夫气由脏发,色随气华”(《四诊抉微》),隐然含于皮肤之内者为气,显然彰于皮肤之表者为色,气
指热盛伤阴,筋脉失养所致的痉病。见上海中医学院主编《中医内科学讲义·痉证》。由于邪热壅滞,或热甚伤阴,筋脉失于濡养所致。症见壮热,项背强,口噤齘齿,手足挛急,腹满便秘,甚则角弓反张,神识不清,舌苔黄,
即出针,《素问·针解》:“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见出针条。
病证名。指喉中有声。如哮鸣、喉中水鸡声、喉中鸣等均是,多见于喘病时。《中藏经》:“喉中鸣,坐而喘咳,唾血出,亦为肾虚。”喉鸣亦可见于实症中。临症时宜脉症互参、详审虚实,分别选用金匮肾气丸、苏子降气汤、
指形体健康无损。《素问·宝命全形论篇》:“君王众庶,尽欲全形。”
【介绍】:见李逢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