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秦艽丸

秦艽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秦艽丸

药方名称秦艽丸

处方秦艽防己、松脂(炼成者),各一两半。枳壳(麸炒)、蒺藜(炒.去角),各二两半。川芎苦参白术防风(去叉)、附子(炮裂.去皮脐)、蒴翟、干姜(炮),各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诸风,瘙痒瘾疹,搔之愈甚。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丸,温酒下,渐加至三十丸,旦晚食前各一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五:秦艽丸

药方名称秦艽丸

处方秦艽60克(去苗)黄耆60克(锉)漏芦45克乌蛇120克(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黄)防风45克(去芦头)黄连45克(去须)苦参60克(锉)川大黄60克(锉碎,微炒)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清热解毒。治风湿热毒外侵,遍身生疥,干痒,搔之皮起。现用于脓窠疮,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寻常性狼疮,盘状性红斑狼疮。

用法用量每于食后,以温酒下30丸。

注意体弱者慎用,孕妇忌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五

明医指掌》卷九:秦艽丸

药方名称秦艽丸

处方川芎60克当归60克(酒洗)秦艽60克(酒洗)荆芥穗30克共研细末

制法酒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产后气血大虚,风邪人于头脑作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白汤送下。

摘录明医指掌》卷九

猜你喜欢

  • 仙传化瘙锭

    药方名称仙传化瘙锭处方枯矾9克 川连1.5克雄黄3克 川柏3克 山栀3克蛇床子9克川乌1.5克草乌1.5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合作8丸。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止痒。治湿热引起的妇女时行下瘙之症。用法用量

  • 八味回阳饮

    药方名称八味回阳饮别名回阳饮处方人参(无者,以蜜炒黄耆1两代之),附子2-3钱,干姜(炒)2-3钱,当归身3钱(如泄泻者,或血热动血者,去之),熟地数钱或1-2两,甘草(炙)1钱,白术3-4钱,黄耆(

  • 骨填煎

    药方名称骨填煎处方茯苓3两,菟丝子3两,山茱萸3两,当归3两,牛膝3两,附子3两,五味子3两,巴戟天3两,麦门冬3两,石膏3两,石韦4两,人参4两,桂心4两,苁蓉4两,大豆卷1升,天门冬5两。制法上为

  • 更年安片

    药方名称更年安片处方地黄、泽泻、麦冬、熟地黄、玄参、茯苓、仙茅酒、磁石、牡丹皮、珍珠母、五味子、首乌藤、制何首乌、浮小麦、钩藤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黑灰色;味甘。炮制上十五味,浮小麦、磁石、珍珠母

  • 烧脾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烧脾散药方名称烧脾散处方赤芍药、干姜(炮),各六两半。良姜(油炒)十两,甘草(炙)四两。炮制上为末。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久寒积冷,心气脾痛,冷痰翻胃,脐腹刺痛,呕吐

  • 加味健脾丸

    《济阳纲目》卷十二:加味健脾丸药方名称加味健脾丸处方白术(微炒)5两,陈皮(洗净存白)3两,半夏(姜汁泡7次)3两,神曲(炒)2两,山楂(蒸去核)2两,归身(酒洗)2两,白芍药(炒)2两,白茯苓2两,

  • 消疬汤

    药方名称消疬汤处方柴胡9克,白芍9克,青皮9克,陈皮9克,半夏9克,茯苓9克,白芥子9克,香附9克,莪术9克,牡蛎15克,瓜蒌12克。功能主治疏肝理气,化痰软坚。主肝郁痰结。(前列腺肥大)用法用量水煎

  • 七物黄连汤

    药方名称七物黄连汤处方黄连茯苓黄芩各9克 .芍药葛根各12克甘草15克小麦30克制法上各嚼咀。功能主治治夏日伤寒,四肢烦疼发热,心烦,呕逆支满。用法用量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候冷,分二次服。

  • 六味回阳饮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六味回阳饮药方名称六味回阳饮处方人参30~60克 制附子6~9克干姜(炮)6~9克 炙甘草3克 熟地15~30克当归身9克(如泄泻或血动者,以冬术易之)功能主治益气回阳,养血救脱

  • 白绿丹

    药方名称白绿丹处方人中白1钱(煅),铜绿3分,麝香1分,蚯蚓2条(葱白汁浸,火炙,为末)。制法上药各为细末。功能主治走马牙疳。用法用量敷之。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