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博爱心鉴条。
膈证之一。又名食膈。见《医方考》卷三。详食膈条。
见《张氏医通》卷十三。即舒筋散,见该条。
即手厥阴心包络经。详该条。
病名。出《三因方》卷十六。俗称莺翁,悬痈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北沙参之别名,详该条。
指肺脏被郁热长期熏灼而发生痿证的病机。《素问·痿论》:“肺热叶焦,发为痿蹙。”病变有两种:①肺痿。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治宜清燥救肺。②手足痿弱。以皮毛、肌肉枯萎,四肢无力、不能举动为主症。参见痿条。
病证名。见明·秦景明《幼科金鍼》。即哮拔、醋呛哮详该条。
病名。即经行口糜。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家。歙县(今安徽歙县)人。名医江瓘之子,随父学医。二十岁后,游于江浙、山东、河北等地,博采验方治案。将父亲遗稿《名医类案》编次增补,用十九年功夫,先后修改五次才告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