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白蔻

白蔻

药材名称白蔻

拼音Bái Kòu

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滑叶山姜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piniatonkinensisGagnep.

采收和储藏:果实将熟时采收,烘干或阴干。

原形态滑叶山姜,多年生直立草本。茎较粗壮。叶柄长3-6cm;叶舌长1.5-2cm,钝,革质;叶鞘具条纹;叶片线状被针形,长达60cm,宽约7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革质,上下两面均无毛。圆锥花序顶生,直立,长40-50cm,宽约4cm,下部无毛,上部密被长柔毛;花3-5朵聚生,花梗极短;苞片卵形,花时脱落,长约1.5cm;小苞片与苞片相似,惟较小;花萼近钟状,长9-10mm,无端不规则齿裂,一侧开裂至中部;花冠管长7-8mm,裂片长圆形,长1.5-1.8cm,内凹,背面被柔毛,后方的一枚先端有小尖头,下部具缘毛;唇瓣卵形或圆形,长1.4cm,宽l-1.2cm,先端微凹,基部略收缩;侧生退化雄蕊线形,极短,花丝长4-5mm,花药长6mm;子房球形,被绢质长柔毛。花期2-3月,果期4-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路边和草丛等潮湿之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蒴果呈长椭圆形,长1.2-1.6cm,表面光滑,黄棕色,去果皮后三室,每室有种子4-8粒,内果皮与假种皮紧密包裹着种子团,不易分开;种子呈不规则的多面体,直径约6mm,背部隆起,并有一浅沟,种子表面谈棕色,有纵纹。假种皮白色。气微,味辛、苦。

显微鉴别:果皮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方形细胞组成。中果皮中石细胞带为1列细胞组成,石细胞径向延长,壁不甚厚,纹孔,孔沟明显、其中散在维管柬。薄壁细胞含有大量小分晶或不定形结晶。假种皮较厚,由数层细胞组成,最外层细胞长条形,两端钝圆。可见草酸钙簇晶。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行气开胃。主胃脘疼痛;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五凤朝阳草

    《中药大辞典》:五凤朝阳草药材名称五凤朝阳草拼音Wǔ Fènɡ Zhāo Yánɡ Cǎo别名羊肝狼头草、四方盒子草(《贵州民间药物》),风尾参、还阳草、蒿枝龙胆草(《云南中草药》

  • 细叶乌蔹莓

    药材名称细叶乌蔹莓别名红母猪藤、母猪菜、五叶藤、五龙草、五爪金龙来源葡萄科细叶乌蔹莓Cayratia tenuifolia (Heyne) Gagnep.,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淡,寒。功能主

  • 棵麻

    药材名称棵麻别名嘉榄来源橄榄科嘉榄属植物羽叶白头树Garuga pinnata Roxb.,以树皮入药。春夏采,去粗皮,切碎晒干。性味涩,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去腐生肌。用于烧伤,疮疡溃烂。用法用量烧

  • 乌梅

    《中国药典》:乌梅药材名称乌梅拼音Wū Méi英文名FRUCTUS MUME别名酸梅、黄仔、合汉梅、干枝梅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 (Sieh.)Sieb .et Zuc

  • 胡豆草

    《中药大辞典》:胡豆草药材名称胡豆草拼音Hú Dòu Cǎo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无柄黄芩的全草。原形态直立草本。茎四方形,紫色,高25~35厘米。叶对生;三角状卵形,

  • 水塔花叶

    药材名称水塔花叶拼音Shuí Tǎ Huā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凤梨科植物红苞凤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llbergia pyramidalis Lind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多鲜用。

  • 兔肉

    《中药大辞典》:兔肉药材名称兔肉拼音Tù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占兔、东北兔、高原兔、华南兔、家兔等的肉。原形态①蒙古兔,又名:草原兔、跳猫。体形中等,长约45厘米,尾

  • 鼋甲

    《中药大辞典》:鼋甲药材名称鼋甲拼音Yuán Jiǎ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鳖科动物鼋的甲壳。原形态鼋,又名:绿团鱼、癞头鼋。为鳖类中之大型者,体长一般为26~72厘米。吻端很短;背甲近圆形,

  • 红轮千里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轮千里光药材名称红轮千里光别名甲客儿[藏名]来源菊科红轮千里光Senecio flammeus Turcz. ex DC.,以全草、花入药。生境分部西北及东北部。性味苦,寒。功能

  • 白郎花

    《中药大辞典》:白郎花药材名称白郎花拼音Bái Lánɡ Huā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橡树科植物峨眉椴的根皮。原形态落叶乔木,高约10米。芽卵形,芽鳞锐形或较钝。单叶互生;长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