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瘟黄

瘟黄

病名。指触感疫疠之气所致的黄疸。《明医杂著》卷二:“若时气发热,变为黄病,所谓瘟黄也。”《杂病源流犀烛·诸疸源流》:“有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俗谓之瘟黄,杀人最急。”症见高热神昏,身目呈浑黄色,小便赤如浓茶,腹胀胁痛,甚至吐衄,便血或发斑,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洪数。治宜清热化湿、凉营解毒、芳香开窍等法,如茵陈蒿汤清瘟败毒饮甘露消毒丹紫雪丹安宫牛黄丸神犀丹等。危重者,急宜中西医结合抢救。本病亦称急黄。见《杂病广要·黄瘅》。参见急黄条。

猜你喜欢

  • 阴冷

    病证名。又名阴寒。《诸病源候论》卷四十:“胞络劳伤,子脏虚损,风冷客之,冷乘于阴,故令冷也。”症见阴部寒冷,甚至小腹冷痛,多影响生育。治宜补肾壮阳。方用金匮肾气丸。《妇人良方大全》:“妇人阴冷,因劳伤

  • 仙草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凉粉草之别名。详该条。

  • 灰干苔

    舌苔灰而干燥,舌质深红,为热盛伤津之候,治宜清里泄热(见《伤寒舌鉴》)。

  • 短骨

    泛指体内细小的骨骼,如腕骨、跗骨等。

  • 脚髓孔

    见足髓孔条。

  • 黄鼓疔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二。多生口角、腮、颧、眼胞等处,初起黄泡,光亮明润,四畔红色缠绕,麻痒感间作,重则恶心呕吐,肢体木痛、寒热交作,烦渴干哕,此属脾经毒火而发。治疗同疔疮。

  • 罗国纲

    【生卒】:十八世纪中叶【介绍】:清代医家。字振召,号整斋。湖南人。少习举子业,爱读医书,能随境处方,治验较多。晚年将平日临证所用考脉法及心得,辑成《罗氏会约医镜》一书(1789年刊行),列述脉法、治法

  • 拯阴理劳汤

    《医宗必读》卷六方。原名新定拯阴理劳汤,又名拯阴汤,救阴理痨汤。牡丹皮、当归身(酒洗)、麦门冬(去心)、橘红各一钱,炙甘草四分,薏苡仁、莲子(不去皮)各三钱,白芍药(酒洗)七分,五味子三分,人参六分,

  • 点烙三十六黄经

    书名。1卷。不著撰人。《郡斋读书后志》认为系唐代著作。本书专谈用点烙法治疗多种黄疸病证。原书已佚,但其佚文保留于《太平圣惠方》第55卷中。

  • 害蜚

    六经皮部之一,阳明皮部名。“害”古与盍、阖通用,应读作“阖”,“蜚”是阳气飞动之意。阳经以阳明为阖,故称“害蜚”。《素问·皮部论》:“阳明之阳,名曰害蜚,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阳明之络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