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①指大便下血。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详见便血条。②指小便出血。《素问·至真经要大论》:“少腹痛,溺赤,甚则血便。”张志聪注:”溺赤便血者,甚则血出于小便也。”详溺血条。
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惊黄者,面色青黄,心多惊悸,口舌干燥,不肯眠卧,卧即多言语狂乱,身体壮热。”治用点烙法,内服犀黄散或牡荆汤等方。参见黄疸有关条。
病名。见《外科摘录》卷二。即疠风。见该条。
丛书名。又名《萍乡文氏所刻医书六种》或《萍乡文延庆堂六种新编》。清·文晟辑。成书于19世纪中期。内容为《内科摘录》、《外科摘要》、《慈幼便览》、《增订达生篇》、《编方补遗》、《药性摘录》。
书名。见《新唐书·艺文志》。7卷。唐·郑虔撰。《本草纲目》称本书所收“皆胡中(泛指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以及西域地区)药物”。已佚。
见冯氏锦囊秘录条。
病证名。见《原机启微》。即迎风流泪。详该条。
亦称厥阴舌。舌边红,中央见黑色湿润纹状苔。乃为阴毒客于厥阴肝经之候,若证见四肢厥冷、身恶寒、腹痛,脉沉细等,宜温中散寒(见《伤寒金镜录》)。
证名。指血脉亏损、重急的疾患。又称血极。《备急千金要方·心脏》:“凡脉极者,主心也,心应脉,脉与心合,心有病从脉起。又曰,以夏遇病为脉痹,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则食饮不为肌肤,咳脱血色白不泽,其
参见许氏幼科七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