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狼把草

狼把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狼把草

药材名称狼把草

拼音Lánɡ Bǎ Cǎo

别名豆渣菜、郎耶菜

来源菊科刺针草属植物狼把草Bidens tripartita L.的全草。夏秋采收,去杂质,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甘,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养阴敛汗。用于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肠炎,痢疾,肝炎,泌尿系感染,肺结核盗汗,闭经;外用治疖肿,湿疹,皮癣。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鲜草绞汁搽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狼把草

药材名称狼把草

拼音Lánɡ Bǎ Cǎo

别名乌阶(《尔雅》),乌杷(《尔雅》郭璞注),郎耶草(《本草拾遗》),小鬼叉(《东北药植志》),豆渣草(《四川中药志》),针包草,引线包(《杭州药植志》),大狼把草,接力草、针线包、一包针(《上海常用中草药》)。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菊科植物狼把草全草。夏、秋间割取地上部分,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80厘米,有时可达90厘米;由基部分枝,无毛。叶对生,茎顶部的叶小,有时不分裂,茎中、下部的叶片羽状分裂或深裂;裂片3~5,卵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稀近卵形,基部楔形,稀近圆形,先端尖或渐尖,边缘疏生不整齐大锯齿,顶端裂片通常比下方者大;叶柄有翼。头状花序顶生,球形或扁球形;总苞片2列,内列披针形,干膜质,与头状花序等长或稍短,外列披针形或倒披针形,比头状花序长,叶状;花皆为管状,黄色;柱头2裂。瘦果扁平,长圆状倒卵形或倒卵状楔形,长4.5~9毫米,直径约1.5~2.2毫米,边缘有倒生小刺,两面中央各只一条纵肋,两侧上端各有一向上的刺,刺上有细小的逆刺。花期8~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于水边湿地、沟渠及浅水滩,亦生于路边荒野。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化学成分干草含挥发油(0.11%)、鞣质(2.01%),木犀草素、本犀草素-7-葡萄糖甙等黄酮类。叶含维生素C约160毫克%。果实含油23.78%。

药理作用全草浸剂予动物注射,有镇静、降压及轻度增大心跳振幅的作用;内服可利尿、发汗。

性味苦甘,平。

①《本草拾遗》:"味苦,平,无毒。"

②《四川中药志》:"性平,味淡。"

③《闽东本草》:"性平,味苦甘。"

功能主治治气管炎,肺结核,咽喉炎,扁桃体炎,痢疾,丹毒,癣疮。

①《本草拾遗》:"主亦白久痢,小儿大腹痞满,丹毒寒热。取根、茎煮服之。"

②《本草图经》;"主疗血痢。"

③《纲目》:"治积年癣,天阴即痒,搔出黄水者,捣末掺之。"

④《闽东本草》:"养阴益肺,清热解毒。治咳嗽喘息,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鲜者1~2两);研末成捣汁。外用:研末撒或捣汁涂。

复方①治气管炎,肺结核:鲜狼把草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②治白喉,咽喉炎,扁桃体炎:鲜狼把草三至四两,加鲜橄榄六个,或马兰鲜根五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③治咽喉肿痛:鲜狼把草五钱至一两。加冰糖炖服。(《闽东本草》)

④治血痢:狼把草二斤,捣绞取汁一小升,纳白面半鸡子许,和之调令匀,空腹顿服之。若无生者,但收取苗阴干,捣为散,患痢者取散一方寸匕,和蜜水半盏服。(《本草图经》)

⑤治湿疹:鲜狼把草叶捣烂绞汁涂抹。(《福建中草药》)

⑥治癣:狼把草叶研末,醋调涂。(《福建中草药》)

备注本品与其同属植物三叶鬼针草在四川地区均称为"豆渣草",并同等使用。三叶鬼针草在广东、广西为草药"金盏银盘"的主要品种,参见"金盏银盘"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酸藤果

    《中药大辞典》:酸藤果药材名称酸藤果拼音Suān Ténɡ Guǒ别名酸蔃子(《南宁市药物志》),酸藤头(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酸藤果的果实。夏

  • 苦楝菌

    药材名称苦楝菌拼音Kǔ Liàn Jūn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密集木层孔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ellinus densus(Lloyd)Teng[Fomes densus Lloy

  • 马甲子根

    《中药大辞典》:马甲子根药材名称马甲子根拼音Mǎ Jiǎ Zǐ Gēn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马甲子的根。10~11月采根,切片晒干。原形态马甲子,又名:铁篱笆(《草木便方》),竻仔、雄虎

  • 乌金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乌金草药材名称乌金草拼音Wū Jīn Cǎo来源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乌金草Swertia heterantha Ling的带根全草。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平肝

  • 粳谷奴

    《全国中草药汇编》:粳谷奴药材名称粳谷奴拼音Jīnɡ Gǔ Nú别名稻曲菌、丰年谷、丰年穗、稻绿核、粳稻、谷奴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肉座目麦角科粳谷奴Ustilaginoides virens

  • 野席草根

    药材名称野席草根拼音Yě Xí Cǎo Gēn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灯心草科植物拟灯心草的根茎。夏、秋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龙须草"条。功能主治清利湿热。治尿路感染,小

  • 薄叶黄芩

    药材名称薄叶黄芩拼音Báo Yè Huánɡ Qín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薄叶黄芩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regeliana Nakai var.ikonnikovii(

  • 自消容根

    《中药大辞典》:自消容根药材名称自消容根拼音Zì Xiāo Rónɡ Gēn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豆科植物大猪屎豆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自消容"条。功能主

  • 小叶山鸡尾巴草

    《中药大辞典》:小叶山鸡尾巴草药材名称小叶山鸡尾巴草拼音Xiǎo Yè Shān Jī Wěi Bɑ Cǎo出处《浙江天舢药植志》来源为蹄盖蕨科植物华中介蕨的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

  • 细叶香桂

    药材名称细叶香桂别名细叶月桂、香树皮、月桂来源樟科细叶香桂Cinnamomum chingii Metcalf,以树皮、果实、叶入药。生境分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温胃散寒,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