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爬藤榕

爬藤榕

《全国中草药汇编》:爬藤榕

药材名称爬藤榕

拼音Pá Ténɡ Rónɡ

别名长叶铁牛入石、小号牛奶仔

来源桑科爬藤榕Ficus martinii Levl. et Vant.,以入药。

生境分部华东、华南、西南。

性味辛、甘,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舒气血,消肿止痛。主治风湿性关节痛或神经痛,跌打损伤,消化不良,气血亏虚。

用法用量0.5~1两,水煎或炖肉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爬藤榕

药材名称爬藤榕

拼音Pá Ténɡ Rónɡ

别名长叶铁牛、小号牛奶仔、枇杷藤、抓石榕、山牛奶、风藤、小木莲、小叶风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爬藤榕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sarmentosa Buch.-Ham.ex J.E.Smith var.impressa(Champ.exBenth.)Corner[F.im-pressa Benth.ex Benth.;F.martinii Levl.et Vant.]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常绿攀援灌木,长2-10m。小枝幼时被微毛。叶互生;叶柄长5-10mm;托叶披针形;叶片革质,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9cm,宽1-3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白色或浅褐色,侧脉6-8对,网脉突起,成蜂窝状。隐头花序,花序托单生或成对腋生,或簇生于老枝上,球形,直径4-7mm,有短梗,近无毛;基部有苞片3;雄花、瘿花生于同一花序托内壁,雄花生于近口部,花被片3-4,雄蕊2;瘿花有花被片3-4,子房不发育;雌花生于另一植株花序托内,具梗,花被片3-4,子房倒卵圆形,花柱近顶生。瘦果小,表面光滑。花期5-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攀援于树上、岩石上或陡坡峭壁及屋墙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和西南等地。

性味辛;甘;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主风湿痹痛;神经性头痛;小儿惊风;胃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水煎或炖肉,30-6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棉花子

    《中药大辞典》:棉花子药材名称棉花子拼音Mián Huā Zǐ别名木棉子(《本草经疏》),棉花核(《兰台轨范》)。出处《百草镜》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草棉等的种子。药理作用参见"棉花根&

  • 小毛香

    药材名称小毛香拼音Xiǎo Máo Xiānɡ别名火绒草、小白头翁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火艾的花。秋季采收,哂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茎丛生,细长,直立,被白色绵毛

  • 癣草

    药材名称癣草别名珠子草、水茎、豌豆仁草来源大戟科癣草Euphorbia peplus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福建。性味苦,寒。有毒。功能主治杀虫,解毒。主治癣疮。用法用量鲜草捣烂敷患处。摘录《全国

  • 五脉绿绒蒿花

    药材名称五脉绿绒蒿花拼音Wǔ Mài Lǜ Rónɡ Hāo Huā别名欧摆完保(藏名)出处《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来源罂粟科植物五脉绿绒蒿的花蕾,6~8月采花,晾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墨地

    药材名称墨地拼音Mò Dì别名八月瓜(《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鬼臼的果实。性味①《四川中药志》:"性平,味酸涩,有毒。"②《陕西中草

  • 小叶黑面叶

    药材名称小叶黑面叶拼音Xiǎo Yè Hēi Miàn Yè别名小柿子、地石榴、黑面叶、跳八丈、小叶山漆茎来源大戟科山漆茎属植物小叶黑面叶Breynia patens B

  • 川明参

    药材名称川明参拼音Chuān Mínɡ Shēn别名明参、明沙参、土明参、沙参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川明参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uanmingshen uioloaceum Sheh et

  • 刺菱

    药材名称刺菱拼音Cì Línɡ别名野菱(《纲目》)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菱科植物野菱的果实。原形态一年生水生草本。浮生叶通常斜方形,或三角状菱形,长2~5厘米,宽2~7厘米,上面光

  • 田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田麻药材名称田麻别名毛果田麻来源椴树科田麻Corchoropsis tomentosa (Thunb.) Makino,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华东、湖北、湖南、广东、四川

  • 鹰头

    《中药大辞典》:鹰头药材名称鹰头拼音Yīnɡ Tóu别名车风(《余居士选奇方》)。出处《药性论》来源为鹰科动物苍鹰的头部。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鹰骨"条。功能主治治痔瘘,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