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热结旁流

热结旁流

阳明腑实,肠内燥屎闭结,而时泄臭水者。《瘟疫论·大便》:“热结旁流者,以胃家实内热壅闭,先大便闭结,续得下利,纯臭水,全然无粪,日三四度,或十数度。宜大承气汤,得结粪而利止;服汤不得结粪,仍下利并臭水,及所进汤药,因大肠邪胜,失其传送之职,知邪犹在也,病必不减,宜更下之。”参见阳明病条。

猜你喜欢

  • 经不调

    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 十五络脉

    《灵枢·经脉》指十二经脉、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见表)。《难经·二十六难》指十二经脉、阴蹻脉、阳蹻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后世针灸文献多从《灵枢》之说。十二经的络脉都是由表经别入里经,里经别入表经,

  • 疾脉

    脉象之一。又称极脉。脉来急速,较数脉尤甚,成人一息七、八至。《脉诀汇辨》:“六至以上,脉有两称,或名曰疾,或名曰极,总是急速之脉,数之甚者也。”主阳极阴竭,元气将脱。见于急性热病,虚损劳伤者,多是危重

  • 经行先期

    病名。亦名月经先期、一月经再行、经水先期、经早等。指月经来潮比正常周期提前一周以上,甚或一月两至者。多因血热、虚热、气虚、肝郁等所致。

  • 经行衄血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多因肝郁化火犯肺,或阴虚肺热,以致肺络损伤,经期血随火动上逆。症见经行衄血。肝火犯肺者,兼见急躁易怒,口苦咽干或咳,治宜平肝泻热,方用丹栀逍遥散加郁金;阴虚者,兼

  • 耳疮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足少阴为肾之经,其气通于耳。其经虚,风热乘之,随脉入于耳,与血气相搏,故耳生疮”。或由肝、胆、三焦湿热上冲所致。症见左耳或右耳,或两耳生疮,焮红肿痛,或破流脓水,身发寒

  • 湿聋

    病名。系指水湿入于耳中,耳内肿痛致使听力减退者。《医学入门》:“湿聋,因雨水浸渍,必内肿痛。”或湿邪内蒸上蒙。症见耳内肿痛,内有呜呜水声,听力减退。治宜以凉膈散加减。参见耳聋条。

  • 升阳益胃

    是升发脾阳,以治脾虚气陷,胃失降纳之法。脾升则健,胃降则和。临床用于劳倦伤脾,胃阳不振,表现为体重肢困、怠惰嗜卧、恶风厥冷、口苦舌燥、饮食无味、食不消化、大便不调等症,用升阳益胃汤等。

  • 胸膛

    ①骨名。指胸骨。详该条。②泛指胸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甘疽……生于膺上,即胸膛两旁肉高处。”

  • 食癖

    病证名。癖疾之一。见《普济方》卷三百九十一。指食滞不化,积聚成癖,潜匿于右胁间者。其癖按之若无物,有时而痛,如觉有物,外症寒热如疟,多惊叫。宜以消食化癖为治。参见乳癖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