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水胀

水胀

胀病之一。见《灵枢·五癃津液别篇》。《备急千金要方》:“水胀,胀而四肢面目俱肿。”《金匮翼·胀满统论》:“脾土受湿,不能制水。水渍于肠胃,而溢于皮肤,漉漉有声,怔忡喘息,即为水胀是也。”治疗初起时宜去其水,用葶苈木香散;久则宜补其脾土以制其水,用中满分消丸。参水鼓条。②《灵枢经》篇名。主要论述水肿腹胀鼓胀肠覃石瘕等证,在病因、证候方面的鉴别,及其针刺治疗的法则。本篇讨论胀病以水胀为主,故名。

猜你喜欢

  • 剑脊翳

    病证名。①属宿翳。《证治准绳·杂病》:“亦名横翳,色白或如糙米色者,或带微微焦黄色者,但状如剑脊,中间略高,两边薄些,横于风轮之外者,即此证也。”又称剑横秋水。不论其厚薄如何,因为横贯黑睛,遮掩瞳神,

  • 疳积

    病证名。疳疾而有积滞的证候。出《小儿药证直诀》。古人认为“无积不成疳”,“积是疳之母”。积的成因,多由嗜食生冷、甘肥、粘腻、积滞中脘,脾胃不能消化而致。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呕吐,泄泻,所出之物有酸腐

  • 前胡汤

    ①《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方。前胡、甘草、半夏、芍药各二两,黄芩、当归、人参、桂心各一两,生姜三两,大枣三十枚,竹叶一升。为粗末,水煎,分四次服。治胸中逆气,心痛彻背,少气不食。②《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

  • 杨氏提纲医方纂要

    书名。又名《杨氏提纲》、《杨氏提纲全书》。清·杨旦升辑。刊于1728年。四卷。本书大多据《伤寒论》、《景岳全书》、《本草纲目》摘录,分门类编。卷1记述阴阳五行、四诊等;卷2~4按伤寒、妇科、儿科、外科

  • 小指(趾)次指(趾)

    指无名指,即手第四指。《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或指足第四趾,《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入小指(趾)次指(趾)之间。”

  • 足指发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敦疽。见该条。

  • 肺病

    病名。指肺脏的各种病证。有寒热虚实之分。肺为娇脏,主皮毛,主一身之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又为水之上源。多由外邪侵袭,或痰饮内聚,或肺气肺阴不足所致。《素问·藏气法时论》:“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

  • 滑泻

    病名。见《万病回春·泄泻》。即滑泄。详该条。

  • 太医院判官

    金代医官职称。系太医院中级官员,协助太医院提点、院使、副使等共同掌管医药方面的事宜及太医院行政事务。官阶从八品。

  • 水性流下

    借用五行学说中关于水往下流的自然现象,比喻水湿邪气所致病变有向下趋势的特点,如腹泻、下肢倦怠和浮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