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灵枢·九针》。①又称痼病痼疾。瘤者,邪气稽留之意。详见痼疾条。②指肿瘤。《圣济总录·瘿瘤门》:“论曰,瘤之为义,留滞而不去也。……及郁结壅塞,则乘虚投隙,瘤所以生,初为小核,寖以长大,若杯盂然,不
即解部学的听小骨。有槌骨、砧骨、镫骨,左右合计共六块。详各条。
病名。出《经效产宝》。又名产后血奔。因产后虚火上炎,恶露未尽,随火逆上以致余血奔心所致。症见心中异常烦闷,口渴不已。治宜通瘀降火。方用三合汤合芎归汤。若见心中虚热烦闷,气欲绝,方用大枣、茯苓、生姜、甘
古刺法。出《灵枢·官针》。即关刺。详该条。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两足分开呈内八字形,屈膝下蹲,两手后伸,挺肘翘掌,四指并拢,拇指外分,挺胸收腹,两目平视,呼吸随意。
病名。①《景岳全书》卷十五:“阴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凡人之畏暑贪凉,不避寒气,则或于深堂大厦,或于风地树阴,或以乍热乍寒之时,不谨衣被,以致寒邪袭于肌表,而病为发热头痛,无汗恶寒,身形拘急,肢体痠痛
五官之一。又名明堂。隆起于面部中央。上端连于额部,名为頞,又名山根、下极、王宫。前下端尖部高处,名为鼻准,又名准头、面王、鼻尖。鼻准两旁圆形隆起部分,名为鼻翼。鼻之下部有两孔,名为鼻孔。頞以下至鼻准,
解剖学同名骨。长方形,左右二块构合,支撑鼻背。
病证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舌吐长不收,名曰阳强。”参见舌纵条。
病名,指瘰疬由风邪诱发者。《医宗金鉴》卷六十四:“形小多痒者名风疬。”证治参见瘰疬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