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梅师方

梅师方

书名。又名《梅师集验方》。卷数不详。梅师即梅文梅,为隋·广陵(江苏扬州)僧人,《古今医统》载:“善疗瘴疠,医杂证,悉悉说单方,其效甚速。人咸集,相传曰《梅师方》云。”书已佚,《证类本草》等书均有引录。

猜你喜欢

  • 丹鼎

    即药鼎,见该条。

  • 五加皮丸

    《证治准绳·女科》卷四方。炒续断、杜仲各二两半,川芎、独活各三两,五加皮、狗脊、萆薢、芍药、诃子肉各四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先服五加皮散,后服此药,每服四十丸,空腹酒送下,日三次。治妊娠腰痛

  • 足少阴疟

    病名。指疟发于足少阴者。《素问·刺疟篇》:“足少阴之疟,令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塞牖而处,其病难已。”治宜先用人参白虎汤,次用鳖甲牛膝汤等方。参见三阴经疟条。

  • 肺虚损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肺脏怯。详该条。

  • 并阴

    阴气并结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切其脉并阴,并阴者,脉顺清而愈。”

  • 杨梅痘子

    出《外科启玄》卷八。即杨梅痘。见该条。

  • 胎中热毒

    先天的致病因素之一。见《简明医彀》卷六。因婴儿在胎受自母体,热邪蕴积成毒。出生后即口舌生疮,遍身赖,游风丹毒,疮疡疥癣。宜化毒丹(玄参、桔梗、茯苓、青黛、甘草、牙硝)为末蜜丸,薄荷泡汤调化,抹儿口内上

  • 虚寒

    指正气虚兼寒(多以内寒为主)的证候。主要表现为面黄少华、食欲不振、口泛清涎、形寒怕冷、脘腹胀痛、得热则舒、妇女带下清稀、腰背痠重、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白,脉沉迟缓弱。治当以温阳补虚为主。

  • 食喘

    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一。指因饮食不节引起的气喘,故又名食积喘逆。《症因脉治》卷二:“食积喘逆之因: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膏粱厚味,日积于中,太阴填塞,不能运化,下降浊恶之气,反上于清道,则喘呕不免

  • 反鼻蛇

    见《本草纲目》。为蝮蛇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