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搓法

搓法

刺法。指入针后,以拇食两指持住针柄,如搓线状朝一个方向捻转的方法。《针经指南》:“搓者,凡令人觉热,向外针似搓线之貌,勿转太紧。治寒而里卧针,依前转法,以为搓也。”有的搓法掺以提插,区分寒热。如《针灸问对》:“下针之后,将针或内或外,如搓线之状,勿转太紧,令人肥肉缠针,难以进退。左转插之为热、右转提之为寒,各停五息久,故曰搓以使气。”本法有促针感产生和加强针感的作用。但单向捻转数不宜过多,否则针身容易为肌肉组织缠住,发生滞针折针等异常情况。②推拿手法名。见《饮膳正要·养生避忌》。用两手掌面挟住一定部位,相对用力,方向相反作来回快速搓揉。《厘正按摩要术·立法》:“搓以转之,谓两手相合而交转以相搓也。或两指合搓,或两手合搓,各极运动之妙,是从摩法生出者。”本法常用于四肢及胁肋部。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等作用。

猜你喜欢

  • 唇风

    病名。见《外科正宗》卷四。又名唇瞤、唇颤动,本病多因胃经湿热,外感风邪,风热相搏而成。多发于下唇。初起红肿发痒,继则破裂流水,痛如火燎;如风盛过燥,则口唇干裂脱屑,状若无皮,日久口唇瞤动不止。治疗:初

  • 长春子

    即邱处机。见该条。

  • 手少阳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灵枢·经脉》:“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臂,注胸中,合心主。”脉从腕后2寸的外关穴处分出,绕行臂膊外侧,向上进入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合。本脉发生病变,实则肘关节挛缩不伸;虚则

  • 睥倦

    病证名。见佚名《双燕草堂眼科》。即上胞下垂。详该条。

  • 抗骨质增生丸

    研制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熟地黄、肉苁蓉(蒸)、女贞子(盐制)、骨碎补、淫羊藿、鸡血藤、莱菔子(炒)、狗脊(盐制)、牛膝。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3克,每服一丸,一日三次,温开水送服。功能补肾强骨,

  • 袁坤厚

    【介绍】:元代医生。字淳古。益州(今四川成都)人。精通医学,任成都路(今四川成都)医学正,撰有《难经本旨》一书。

  • 四棱杆蒿

    见《中药志》。为荆芥之别名,详该条。

  • 肢痹

    病名。指患在四肢的痹症。见《临证指南医案·痹》。详风痹、寒痹、湿痹条。

  • 裴頠

    【生卒】:267~300【介绍】:晋代哲学家,兼明医术。字逸民。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反对玄学清谈,医药上重视药物的治疗效果,主张革新。

  • 阴燥喉

    病名。见《喉科种福》卷四。系指因嗜酒积热所致之咽喉痛;或由阴虚于下,火炎于上,或与肠胃湿热熏蒸所致者。症见咽喉干燥不适,灼热而不欲饮,或口烧不渴,足心如烙,久则咽烂。治法:初宜清热除湿。可选用陈皮、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