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悸心痛

悸心痛

病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指心痛兼悸者。多因病久气血虚损,心脾失养所致。《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岐骨陷处痛,名心痛。……悸而痛,名悸心痛。”《医学从众录·心痛》:“虚痛即悸痛,脉浮而小细,或沉而短涩,其痛重轻相间,多日不愈,心悸,最喜摩按,得食小愈,饥则更痛。”《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其痛分九种。……曰悸,劳役则头面赤下重,自烦发热,脉弦,脐上跳,心中痛,由心伤也。”宜用辰砂妙香散、加味四七汤、归脾汤等方。参见九种心痛、心痛条。

猜你喜欢

  • 内伤不得卧

    病证名。指脏腑不调引起的不寐症。《症因脉治·不得卧论》:“在杂症门,则里热多而无表热者也。今注外感者七条,内伤者六条。”内伤不得卧,包括肝火不得卧、胆火不得卧、肺壅不得卧、胃不和卧不安、心血虚不得卧、

  • 大中极

    经穴别名。见《针灸大全》。即关元。见该条。

  • 臭根皮

    见《江苏药材志》。为白鲜皮之别名,详该条。

  • 风惊

    古病名。《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风惊者,由体虚,心气不足,为风邪所乘也。心藏神而主血脉,心气不足则虚,虚则血乱,血乱则气并于血,气血相并,又被风邪所乘,故惊不安定,名为风惊。”症见精神恍惚,惊悸不

  • 茵陈姜附汤

    见《类证治裁》卷四。即茵陈四逆汤,见该条。

  • 阴中伏阳

    脉阴阳相乘相伏之象。如寸部虽见沉涩而短的阴脉,但有时夹有浮滑而长的阳脉,故称。《难经·二十难》:“脉虽时浮滑而长,此谓阴中伏阳也。”

  • 蝙蝠粪

    见《中药材手册》。为夜明砂之别名,详该条。

  • 回生草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翠云草之别名,详该条。

  • 乌饭果

    见《药材学》。为南烛子之别名,详该条。

  • 心悸

    证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俗称心跳。简称悸。或谓心悸之重症称怔忡。指不因惊吓而自心跳不宁的疾患。由气血虚弱、痰饮内停、气郁血瘀等原因所致。因阳虚气弱而心悸者,症见心下空虚,状若惊悸,或先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