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忽思慧

忽思慧

【介绍】:

元代营养学医家。蒙族。曾任饮膳太医。1314~1320年(延祐年间)主管宫庭饮食,药物补益等工作。积十余年的经验,集诸家本草、名医方术、谷肉果菜等有关补益的内容,于1330年(天历三年)编成《饮膳正要》三卷,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营养学专书。

猜你喜欢

  • 霉疮约言

    性病专著。2卷。又名《梅疮约言》。日本和气惟亨撰于宽政七年(1795年)。作者在研究陈司成《霉疮秘录》基础上,结合个人临证经验编成此书。书中所论重视察标本缓急及其病情转归,指出此病与任督两脉之关系;在

  • 大风

    ①指强盛的风邪。《素问·生气通天论》:“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②指血虚生风。《灵枢·刺节真邪》:“大风在身,血脉偏虚。”③即疠风。《素问·长刺节论》:“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

  • 垂痈

    病名。即上腭痈。详该条。

  • 耶律敌鲁

    【介绍】:辽代医生,契丹族。字撒不椀。精通医术,善察形色而知病情。983年(统和初)官至节度使。治病方法奇特,据《辽史》记载,他擅长精神治疗法,枢密使耶律斜轸之妻病沉疴,数医不效,敌鲁视之曰:“心有蓄

  • 敦疽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又名敦疽、足指发。即除大指(趾)外发于四趾之脱疽。证治见脱疽条。

  • 土萸肉

    见《闽东本草》。为胡颓子之别名,详该条。

  • 外科十法

    书名。一名《华佗外科十法》,1卷。清·程国彭撰于1732年。此书将外科治疗归纳为内消、艾灸、神火照、刀针砭石、围药、开口除脓、收口、服药、五善七恶救援、将息等10种治法,兼述外科证治及经验用药,列证7

  • 迎随补泻

    刺法。指以针尖方向与经脉之间的逆(迎)、顺(随)关系来分别补泻的方法。《灵枢·终始》:“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较原则的提出了泻法为迎、补法为随的见解。后世医家据此加以发挥,认为迎随

  • 麻糖果

    见《四川中药志》。为扁担杆之别名,详该条。

  • 腹中绞痛

    证名。指腹部痉挛性的剧痛。①痧症主要症状之一。见《痧胀玉衡》。参绞肠痧条。②伤寒病劳复证候之一,见《类证活人书》卷五。由于伤寒新愈,阴阳之气未和,过早行房而致。参见阴阳易、腹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