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归脾丸

归脾丸

《中国药典》:归脾丸

药方名称归脾丸

处方党参80g白术(炒)160g 炙黄芪80g 炙甘草40g茯苓160g远志(制)160g酸枣仁(炒)80g龙眼肉160g当归160g木香40g大枣(去核)40g

性状为棕褐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味甘而后微苦、辛。

炮制上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25~4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9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用法用量用温开水或生姜汤送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3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七:归脾丸

药方名称归脾丸

处方黄耆1钱,龙眼肉1钱,酸枣仁1钱(炒),人参1钱,木香2分,甘草(炙)2分半。

功能主治思伤脾,神不归于脾而健忘怔忡。

用法用量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七

猜你喜欢

  • 甘羌麻附饮

    药方名称甘羌麻附饮处方甘草、天麻、荆芥、羌活、防风、薄荷、黄芩、麻黄、全蝎、僵蚕、白芷、竹节附、细辛。功能主治头痛,风寒痰湿侵入三阳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证治宝鉴》卷十一

  • 加味乌荆丸

    《三因》卷十六:加味乌荆丸药方名称加味乌荆丸处方川乌(汤洗,浸3、5次,去皮尖,焙干称)半斤,荆芥穗半斤,杜当归(水浸3日,洗,焙干称)1斤,薄荷5两。制法上为细末,好醋煮米粉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

  • 救土通肠汤

    药方名称救土通肠汤处方玄参2两,当归1两,生地1两,知母1钱,厚朴1钱,升麻5分,大麻子30粒。功能主治脾火作祟,大便闭结,口干唇裂,食不能消,腹痛难忍,按之益痛,小便短涩。用法用量水煎服。2剂大便必

  • 导气散

    《证治宝鉴》卷十一:导气散药方名称导气散处方三棱、莪术、甘草、益智、青皮、陈皮、厚朴、石莲(一方有茴香、官桂、砂仁)。功能主治七情胁痛,引肩背不得俯仰。用法用量加生姜、盐,水煎服。摘录《证治宝鉴》卷十

  • 加减塌气汤

    药方名称加减塌气汤处方荜拨、砂仁、青皮、陈皮、丁香、全蝎(炒)、莱菔子(炒)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神曲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小儿腹胀。用法用量厚朴汤送下。摘录《幼科发挥》卷三

  • 夺魂散

    药方名称夺魂散处方白僵蚕(去丝,炒令黄色)半两,蛇含石(烧红,用米醋淬7-8次,碾碎)1分,白附子(炮)1分,生银2钱,生金2钱,牛黄(如无,以胆制,倍加用之)2钱,乌梢蛇头(7、8寸许,酒炙)2钱,

  • 茯苓半夏丸

    药方名称茯苓半夏丸处方牵牛子4两,青橘皮1两,紫苏子1两,半夏1两,五灵脂1两,木香半两,槟榔半两,川芎1两,郁李仁1两。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搜风行气。主用法用量本方名茯苓

  • 黄芷汤

    药方名称黄芷汤处方大黄5钱,香白芷5钱。功能主治鱼口疮。用法用量水煎,露1宿,次早空心温服。至午后肚痛,未成者自消;已成未穿者,脓血从大便中出。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五

  • 玉华煎

    药方名称玉华煎处方玉竹12克 五味3克麦冬9克沙参12克党参12克茯苓6克白术3克山药9克 川断6克牛膝6克功能主治补肺气,养肺阴。治肺阴耗散,肺气空虚之痿证,足膝无力,不能任地。用法用量用元米10克

  • 黄金碧玉膏

    药方名称黄金碧玉膏处方白占1两,黄占5钱,头发5钱,归身5钱。制法上药用麻油6两,以头发先熬枯,去滓,再下归身熬枯去滓,后下黄白占,待化开再下乳香、没药2味,化开和匀成膏。功能主治长肉生肌止痛。主发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