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峨参

峨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峨参

药材名称峨参

拼音é Shēn

别名土田七[四川]

来源伞形科峨参属植物峨参Anthriscus sylvestris (L.) Hoffm.,以根、叶入药。8~9月地上部分变黄时挖根,洗净煮熟,去外皮晒干或烘干;叶鲜用或晒干研粉。

性味甘、辛、微苦,微温。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祛瘀生新。根:用于跌打损伤,腰痛,肺虚咳嗽,咳嗽咯血,脾虚腹胀,四肢无力,老人尿频,水肿;叶:外用治创伤。

用法用量根4~5钱;叶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或干叶研粉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峨参

药材名称峨参

拼音é Shēn

别名田七(《四川中药志》),金山田七(《四川常用中草药》)。

出处《峨嵋药植》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峨参。3~4月或9~10月采挖。截去茎杆,洗净,刮去粗皮及尾须,用沸水略烫后,晒干或微火烘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80厘米。直根粗大。茎圆柱形,中空。叶互生,长10~30厘米,2回3出式羽状分裂或2回羽状分裂;裂片披针状卵形,长1.5~3.5厘米,宽5~15毫米,边缘羽状缺裂或齿裂,下面疏生柔毛;叶柄长5~20厘米。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无总苞,小总苞片5~8,卵形或披针形,全缘,有毛;花杂性,雄花较多;萼齿不显;花瓣5,白色,先端钝或突尖。双悬果条状管形,先端渐狭,在中缝处收缩,内侧有显着的槽,顶端有2个宿存柱头。花期4~5月。

生境分部生于中山区的阴处或半阴处。分布江苏、浙江、四川等地。

性状干燥根呈条形或圆锥形,长3~7厘米,中部粗1~2厘米。顶端有茎痕,侧面偶有锥形小突起:尾端渐细小。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有明显的粗环纹

质坚实沉重,断面黄色或黄棕色,肉质细致。气微,味微辛辣带甘。以质坚实、色白黄、根条粗及环纹细致者为佳。

化学成分根含峨参内酯即脱氧鬼臼毒素、异峨参内酯以及还原糖、蔗糖,淀粉等。花含黄酮甙,为木犀草素在C7上的糖甙。

炮制以水浸湿,闷润4小时,切碎晒干。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微温,味甘辛,无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脾、胃、肺三经。"

功能主治①四川中药志):"补中益气。治脾虚食胀,四肢乏力,肺虚咳喘,老人夜尿,并消水肿。"

②《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胃病,通气。"

③治跌打伤吐血。(四川)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注意《四川中药志》:"凡邪实而正气未虚者忌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峨参

药材名称峨参

拼音é Shēn

英文名Root of Woodland Beakchervil

别名田七、金山田七、土白芷、广三七胡萝卜七、南田七、水田七、土当归土田七

出处出自《峨嵋药植》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峨参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thriscus sylvestris (L.) Hoffm.[Chaerophyllum syluestre L.]

采收和储藏:栽后2-3年收获,在春、秋季挖取根,剪去须尾,刮去外皮,用沸烫后,晒干,或微火炕干。

原形态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达1.5m。直根粗大。茎粗壮,多分枝,近无毛或下部有细柔毛。基生叶有长柄,柄长5-20cm,基部有阔鞘;叶片轮子廓呈卵形,二回羽状分裂,长10-30cm,一回羽片有长柄,卵形至宽卵形,有二回羽片3-4对,二回羽片有短柄,轮廓卵状披针形,羽状全裂或深裂,末回裂片卵形或椭圆状卵形,有粗锯状披针形,羽状全裂或深裂,末回裂片卵形或椭圆状卵形,有粗锯齿,长1-3cm,宽0.5-1.5cm,背面疏生柔毛;茎上部叶2.5-8cm,伞辐4-15;小总苞片5-8,卵形至披针形,先端尖锐,反折;花白色,通常带绿或黄色;花柱较花柱基长2倍。果实长圆形至线状长圆形,长5-10mm,宽1-1.5mm,光滑或疏生小瘤点,先端渐狭成喙状,合生面明显收缩,果柄顶端常有五环白色小刚毛,分生果横剖面近圆形,油管不明显,胚乳有深槽。花、果期4-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从低山丘陵至海拔4500m的高山山坡林下或路旁,以及山谷溪 边石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河南、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高寒潮湿的环境,抗寒力强。宜选择中山或高山阴处和半阴处栽培,土壤以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肥沃疏松的夹沙土中生长最好。

栽培技术 用种子和分株繁殖。种子繁殖:8-9月采收成熟种子,阴干,直播,秋播9-10月,春播3-4月进行,秋播出苗快,发芽率高,按行窝距各约27cm开穴,每1hm2用种7.5-11.25kg,种子与人畜粪水、草木灰抖匀后点播,再盖火灰一把。分株繁殖:收获时选小苗于未萌芽前栽植,每穴栽苗3-4株,栽后施土杂肥。

田间管理 无论直播或分株栽种,每年4、6、10月中耕除草时结合施肥,一般篱人畜粪水,最后1次圈肥或草木灰,施后盖土越冬。

性状性状鉴别 根呈圆锥形,略弯曲,多分叉,下部渐细,半透明,长3-12cm,中部粗1-1.5cm。外表黄棕色或灰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上部有细密环境纹,可见突起的横长皮孔,有的侧面有疔疤。质坚实,沉重,断面黄色棕色,角质样。气微,味策辛,微麻。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可见残留木栓层由数列木栓细胞组成,皮层宽,有多数油管分布。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导管多单列,放射状排列。射线宽广。部分根中心有裂隙。

粉末特征:淡灰棕色。①导管为网纹、梯纹及环纹,直径10-45μm,壁木化。②油管多已破碎,可见油管碎块;围绕油管的上皮细胞呈扁长形,壁薄,在其附近可见油滴。③木栓组织碎片细胞多角形,壁淡棕色。④皮层纤维少数,多单个散在,或成断节,直径15-20μm,壁不甚厚,木化。

化学成分根含峨参内酯(anthricin),异峨参内酯(isoan-thricin),2-(3,4,5,-trimethoxybenzyl)-3-(3,4-methylene-dioxybenzyl)butyro lactone],深黄水芹酮(crocatone),(Z)-2-当归酰氧基甲基-2-丁烯酸[(Z)-2-angeloyolxymethyl-2-butenoic acid],O-[(Z)-2-当归酰氧基甲基-2-丁烯酰基]-3-甲氧基-4,5-亚甲二氧基肉桂

炮制以水浸湿,闷润4小时,切碎晒干。

性味味甘;辛;性温;胃;肺经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活血止痛。主脾虚腹胀,乏力食少,肺虚咳嗽;体虚自汗;老人夜尿频数;气虚水肿;劳伤腰痛;头痛;痛经;跌打瘀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四川中药志》:凡邪实而正气未虚者忌用。

各家论述1.《四川中药志》:补中益气。治脾虚食胀,四肢乏力,肺虚咳喘,老人夜尿,并消水肿。

2.《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胃病,通气。

3. 治跌打伤吐血。(四川)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过江龙

    《中药大辞典》:小过江龙药材名称小过江龙拼音Xiǎo Guò Jiānɡ Lónɡ别名小过山龙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卷柏科植物蔓生卷柏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

  • 虎掌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虎掌草药材名称虎掌草拼音Hǔ Zhǎnɡ Cǎo别名溪畔银莲花、白花虎掌草、见风青、见风黄、蜜马常、汉虎掌、野棉花来源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 B

  • 红三七

    《中药大辞典》:红三七药材名称红三七拼音Hónɡ Sān Qī别名扭子七(《四川中药志》),九节犁、九节雷、赶山鞭、蜈蚣七、伞墩七、螺丝七(《陕西中草药》),螺丝三七、血三七(《浙江天目山药

  • 猫骨

    药材名称猫骨拼音Māo Gǔ别名家猫来源食肉目猫科猫Felis ocreata domestica Brisson,以骨骼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杀虫。治瘰疬,水肿,虫积。摘录《全

  • 樱草根

    《中药大辞典》:樱草根药材名称樱草根拼音Yīnɡ Cǎo Gēn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报春花科翠南报春的根及根茎。8~9月采挖,洗净,晒干。原形态翠南报春,又名:樱草、翠兰花、野白菜。多年生草本,高

  • 绛梨木叶

    《中药大辞典》:绛梨木叶药材名称绛梨木叶拼音Jiànɡ Lí Mù Yè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鼠李科植物薄叶鼠李的叶。功能主治治食积饱胀。复方治小儿食积疳积:绛

  • 冬葵

    药材名称冬葵拼音Dōnɡ Kuí别名冬苋菜、滑滑菜、土黄芪、荠菜粑粑叶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冬葵Malva verticillata L.以根、茎、叶及子(冬葵果)入药。夏秋采挖带根全草,洗净切碎

  • 光风轮菜

    药材名称光风轮菜别名节节花、剪刀草、野仙草、叶底红、红熏草、野香草、铁箍散、泛红草、四季秋、鲤鱼草、野草莳、四季青[浙江]来源唇形科风轮菜属植物光风轮菜Clinopodium confine (Han

  • 红叶藤

    药材名称红叶藤别名牛栓藤、霸王藤、牛见愁、荔枝藤来源牛栓藤科红叶藤Rourea microphylla (Hook. et. Arn.)Planch.[Santalodes microphyllum

  • 柏树油

    《中药大辞典》:柏树油药材名称柏树油拼音Bǎi Shù Yóu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柏科植物柏木树干渗出的树脂。砍断树干,待树脂渗出凝结后,7~8月间采。性味①《草木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