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岩陀

岩陀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陀

药材名称岩陀

拼音Yán Tuó

别名毛青红、九叶岩陀、毛七、毛头三七、血三七[云南]

来源耳草科鬼灯檠属植物西南鬼灯檠Rodgersia sambucifolia Hemsl.,以根状茎入药。秋冬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调经止痛。用于肠炎,痢疾,痛经,月经过多,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外用治外伤出血,阴囊湿疹。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研粉撒敷患处。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岩陀

药材名称岩陀

拼音Yán Tuó

别名毛青红、红姜(《云南中草药选》),野黄姜(《贵州草药》)。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西南鬼灯檠根茎。秋、冬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同属植物羽状鬼灯檠亦同供药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88厘米。根茎粗壮,紫褐色。茎无毛,不分枝。叶基生并茎生,为羽状复叶,有时最上部茎生叶为单叶;小叶(3~)5~9,侧生小叶均对生,狭倒卵形或矩圆状倒披针形,长6.5~18厘米,宽2.4~6.5厘米,边缘有不整齐牙齿,上面几无毛,下面疏生短柔毛。圆锥状花序长达20厘米;花梗长2.5~4.5毫米,密生短柔毛;花直径6~9毫米;花萼裂片5,粉红色残白色,三角状卵形;无花瓣;雄蕊10,心皮2,下部合生,子房半下位。蒴果紫红色。种子细小多数。

生境分部生于高山林中阴湿处。分布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性味苦微涩。凉。

《云南中草药选》:"苦涩,凉。"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祛风湿。治跌打,骨折,月经不调,风湿性关节炎,刀伤出血。

①《贵州草药》:"行气,活血调经。治劳伤咳嗽、疼痛,跌打疼痛,月经不调。"

②《云南中草药选》:"消炎,收敛,祛风涅,止痛。治刀伤出血,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痢疾,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研末撒或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劳伤疼痛:野黄姜、紫金连各五钱,见血飞三角风各-两,大血藤一两五钱,小血藤矮陀陀各二两。泡酒三斤,早晚各服一次,每次一两。(《贵州草药》)

②治月经不调:野黄姜、益母草各五钱,煨水服。(《贵州草药》)

③治刀伤出血:岩陀,研细粉,撒伤口。(《云南中草药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岩陀

药材名称岩陀

拼音Yán Tuó

英文名Rhizome of Featherleaf Rodgersflower, Rhizome of Elderleaf Rodgersflower

别名毛青红、红姜、野黄姜、九月岩陀、蛇疙瘩、血三七、毛头七、毛七、毛头三七毛青杠、毛头寒、半边伞、紫姜、岩七、红升麻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西南鬼灯檠、羽叶鬼灯檠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odgersia sambucifolia Hemsl.,

采收和储藏:秋、冬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西南鬼灯檠 多年生草本,高80-120cm。根茎粗大呈块状,折断面白色。茎直立,略带紫红色,无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柄长10-28cm,仅基部与叶着生处具褐色长柔毛;基生叶较大,1-4片;小叶5-9片,侧生小叶对生或3-4小叶呈轮生状,小叶倒卵形、长圆形至披针形,长5.6-20cm,宽1.7-9c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重锯齿,上面被糙伏毛,背面沿脉被柔毛。聚伞花序圆锥状,顶生,长13-38cm;花序分枝长5.3-12cm;花序轴与花梗密被膜片状毛;萼片5,卵状三角形,白色,腹面无毛,背面疏生黄褐色膜片状毛;无花瓣;雄蕊10,心皮2,下部合生,子房半下位。花柱2。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00-3600m的山坡林下、灌丛、草甸或石隙。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湖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圆柱形或扁圆柱形,长8-25cm,直径1.5-6cm。表面褐色,有纵皱纹,上侧有数个黄褐色茎痕,一端有残留叶基和黑褐色苞片及棕色长绒毛,下侧有残存细根及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粉红色,有纤维状突起及多数白色亮晶小点。气微,味苦、涩,微甘。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木栓层细胞15-25列。皮层中偶有根迹维管束。维管束外韧型,大小不一,断续环列,有的韧皮部外侧有纤维束,木质部内侧的导管中常含黄棕色物质,束内形成层明显。射线宽窄不一。髓部宽大,髓周有维管束散在,其韧皮部位于内侧,木质部位于外侧。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及草酸钙针晶束。

鉴别(1)根茎横切面加钙红试液,木质部内侧导管中所含黄棕色物质变为红色。

(2)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1g,置带塞锥形瓶中,加甲醇10ml浸泡过夜,滤过,滤液作供试液,另以岩白菜素为对照品,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用氯仿-乙酸乙酯-甲酸(5:4:2)展开,喷以50%硫酸乙醇液,在105℃烤10min。供试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暗绿色斑点。

性味苦;微涩;凉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祛风湿;收敛止泻。主跌打损伤;骨折;月经不调;风湿性关节炎;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研末撒,或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1.《贵州草药》:行气,活血调经。治劳伤咳嗽、疼痛,跌打疼痛,月经不调。2.《云南中草药选》:消炎,收敛,祛风湿,止痛。治刀伤出血,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痢疾,腹泻。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山鳞毛蕨根

    药材名称黄山鳞毛蕨根拼音Huánɡ Shān Lín Máo Jué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黄山鳞毛蕨的根茎。原形态黄山鳞毛蕨,又名:

  • 猪屎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猪屎豆药材名称猪屎豆别名野花生、猪屎青、土沙苑子、大马铃来源豆科猪屎豆属植物猪屎豆Crotalaria mucronata Desv.,以根、茎、叶及种子入药。夏秋采,晒干。性味根

  • 地盘松球

    药材名称地盘松球拼音Dì Pán Sōnɡ Qiú出处始载于《滇南本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地盘松的幼嫩球果。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nus yunnanensis Franch var. Py

  • 蓝茶

    药材名称蓝茶别名观音草、白牛膝、小泽兰、水牛膝、盖膝草、土苋菜、麻牛膝、辣子七、围苞草来源爵床科蓝茶Peristrophe bivalvis (L.) Merr.,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湖南。

  • 野漆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漆树药材名称野漆树拼音Yě Qī Shù来源漆树科漆树属植物野漆树Rhus succedanea L.以根、叶、树皮及果入药。根、树皮全年采,叶夏季采,果秋冬采。性味苦

  • 大泡通皮

    《中药大辞典》:大泡通皮药材名称大泡通皮拼音Dà Pào Tōnɡ Pí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五加科植物穗序鹅掌柴的茎皮。功能主治《贵州民间药物》:"治未破

  • 香面叶

    药材名称香面叶拼音Xiānɡ Miàn Yè别名黄脉山胡椒、毛叶三条筋、香油树、假桂皮来源樟科香面叶Lindera caudata (Wall.)Benth.,以根、皮、叶入药。生

  • 胡桃根

    《中药大辞典》:胡桃根药材名称胡桃根拼音Hú Táo Gēn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根或根皮。9~10月采。药理作用根皮制剂可作温和泻剂,似大黄而较差,可用于慢性便秘

  • 牛耳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耳草药材名称牛耳草拼音Niú ěr Cǎo别名绵还阳草、猫耳朵、石花子、崖青叶来源苦苣苔科旋蒴苣苔属植物牛耳草Boea hygrometrica (Bunge)R. B

  • 山大刀根

    药材名称山大刀根拼音Shān Dà Dāo Gēn别名刀斧伤根(《陆川本事》)。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茜草科植物九节的根。化学成分含酚类、鞣质、三萜。性味《陆川本草》:&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