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山玉桂

山玉桂

药材名称山玉桂

拼音Shān Yù Guì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野黄桂的树皮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jensenianum Hand.Mazz.[C.pauciflorum H.T.Cha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切碎,晒干。

原形态野黄桂常绿乔木,高6m。树皮灰褐色,有桂皮香味;枝条无毛。叶常近对生;叶柄长0.6-2.4cm,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20cm,宽1.5-6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全缘,上面绿色,光亮,无毛,下面灰白色,幼时被粉状微柔毛,后变无毛,离基三出脉,中脉与侧脉两面凸起;厚革质。伞房状花序,长3-4cm,近无毛,具2-5朵花,苞片及小苞片长约2mm,早落。花两性,长约4-8mm,黄色或白色,花梗长5-20mm;花被筒极短,长1.5-2mm,花被裂片6,倒卵圆形,长2.5-6mm,先端锐尖,花被外面无毛,内面被丝毛,边缘具乳突小纤毛;能育雄蕊9,花丝被疏柔毛,第1、2轮雄蕊花药卵圆状至长圆形,花丝稍长于花药,无腺体,第3轮雄蕊花药长圆形,花丝近中部有1对盘状腺体;退化雄蕊3,三角形,长约1.8mm,柄被柔毛,位于最内一轮;子房卵球形,花柱比子房长1倍,无毛,柱头盘状,具不规则圆裂。果实卵球形,长1-1.2cm,直径6-7mm,先端具小突尖,无毛;果托倒卵形,长约6mm,直径约8mm,具齿裂,齿先端平截。花期4-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600m的山坡常绿阔叶林或竹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北、湖南西部、广东。

性味辛;甘;温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散寒止痛。主脘腹冷痛;风寒湿痹;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研末吞服,1-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棱枝槲寄生

    药材名称棱枝槲寄生拼音Lénɡ Zhī Hú Jì Shēnɡ别名枫木寄生、万寿木寄生、柿寄生、樟木寄生、梨寄生(《广西药植名录》),青刚栎寄生(《海南植物志》),桑寄生

  • 毛黄堇

    药材名称毛黄堇拼音Máo Huánɡ Jǐn别名干岩矸来源为罂粟科紫堇属植物毛黄堇Corydalis tomentella Franch.,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晒干用。性味苦,凉

  • 三叶委陵菜根

    药材名称三叶委陵菜根拼音Sān Yè Wěi Línɡ Cài Gēn别名山峰子根(《贵州草药》)。出处《浙江即常用草药》来源为蕾薇科植物三叶委陵菜的根。4~10月采挖。

  • 江南桤木

    药材名称江南桤木拼音Jiānɡ Nán Qī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江南桤木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nus trabeculosa Hand.-Mazz.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

  • 莎草蕨

    药材名称莎草蕨拼音Suō Cǎo Jué英文名all-grass of Fingered Schizae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蕨科植物莎草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粗黄草

    药材名称粗黄草别名大黄草、黄草、密花石斛来源兰科粗黄草Dendrobium densiflorum Lindl ex Wall.,以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广东、广西。性味甘、淡、微咸,寒。功能主治滋阴

  • 驳骨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驳骨丹药材名称驳骨丹拼音Bó Gǔ Dān别名小驳骨、细叶驳骨兰、臭黄藤来源为爵床科裹篱樵属植物裹篱樵Gendarussa vulgaris Nees [Justicia

  • 华金腰子

    《中药大辞典》:华金腰子药材名称华金腰子拼音Huá Jīn Yāo Zi别名牙鸣马(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中华金腰的全草。8~9月采,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杏仁

    《中药大辞典》:杏仁药材名称杏仁拼音Xìnɡ Rén别名杏核仁(《本经》),杏子(《伤寒论》),木落子(《石药尔雅》),苦杏仁(《临证指南》),杏梅仁(《浙江中药手册》)。出处《本

  • 山牛毛毡

    《中药大辞典》:山牛毛毡药材名称山牛毛毡拼音Shān Niú Máo Zhān别名田高梁、牛毛草、牛毛毡(《贵州民间药物》),褐穗飘拂草(《广州植物志》),片角草(《中国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