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儿咳嗽

小儿咳嗽

病名。小儿腠理不密,容易感冒表邪侵入,首先犯肺,因而在冬、春气候多变的季节,最易引起咳嗽。另小儿如消化不良,以致脾为湿困,容易生痰,痰湿内蕴,则肺气失宣,亦致咳嗽。至于体质素弱,久咳伤津,导致虚火上炎而使津气亏虚,肾不纳气,则肺气更虚而咳嗽加剧。因此小儿咳嗽,可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外感咳嗽,如寒咳、热咳、伤寒暴嗽肺寒咳嗽、肺热咳嗽、痰热嗽秋燥咳嗽;内伤咳嗽,如食积咳嗽呷嗽涎嗽、痰血嗽肺燥久咳脾虚久嗽肾虚久嗽等。

猜你喜欢

  • 卫生宝鉴

    综合性医书。24卷,补遗1卷。元·罗天益撰,撰年不详。罗氏为李东垣门人,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李氏的学术经验,但又旁采诸家,参以个人心得编成。卷1~3为药误永鉴,结合病案,阐析一些误治病例以为鉴戒;卷

  • 季胁

    ①又名季肋、软肋、撅肋。相当于侧胸第十一、第十二肋软骨部分。《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②章门穴别名。见《针灸大全》。属足厥阴肝经。位于腹侧,腋中线第十一肋骨

  • 阴蚀

    病名。出《神农本草经》石硫黄条。亦名阴中生疮、阴疮、阴、、阴蚀疮等。病因情志郁火,损伤肝脾,湿热下注,郁蒸生虫,虫蚀阴中所致。症见阴部溃烂,形成溃疡,脓血淋漓,或痛或痒,肿胀坠痛,多伴有赤白带下等。治

  • 防风白术牡蛎汤

    《杂病源流犀烛·奇经八脉门》卷十一方。防风、白术、牡蛎粉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或米汤送下,日二至三次。治冲气犯肝,症见头眩汗不出,筋惕肉瞤,腹内拘急,食下动气反剧,身虽有热,卧则欲踡。

  • 横舌

    见舌横条。

  • 拐子药

    见《湖南药物志》。为雪里开之别名,详该条。

  • 蔡英

    【介绍】:隋代医家。撰有《蔡英本草经》4卷。已佚。

  •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伤寒论》方。又名白术附子汤。炮附子三枚,白术四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水煎,分三次服。初一服,其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

  • 仁斋直指方

    见仁斋直指条。

  • 水咳

    病证名。指咳嗽由水饮凌肺引起者。《医学入门》卷四:“水咳,因饮茶水停蓄,为涎上涌,身热,胸满、怔悸者,小青龙汤;身寒胁硬者,玄武汤;结胸者,小半夏汤。……小便闭者,十枣汤;小便涩者,五苓散。”《伤寒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