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子肿

子肿

病名。见《医学入门》。俗称琉璃胎。指孕至五、六个月,胎体渐长,由于脾肾阳虚运化输布失职,以致水湿泛溢,流于四末。症见两足浮肿,遍及下肢,渐至周身,头面俱肿,小便短少。脾虚者,兼见倦怠无力,脘腹胀闷,治宜健脾行水,方用全生白术散肾虚者,兼见腰膝痰软,手足不温,治宜温阳化气行水,方用五苓散;若兼胸闷胁胀,上方可加陈皮

猜你喜欢

  • 实邪

    ①亢盛的邪气。《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②五邪之一。某脏因子病及母而发病,即从子脏传来的邪气。见《难经·五十难》。

  • 吴中秀

    【介绍】:明代医家。字端所。松江(今上海市松江)人。以医术闻名,生平爱好藏书,家有藏书数万卷。撰有《医林统宗》、《伤寒备览》,皆佚。

  • 血疟

    疟疾之一。指疟发时有各种出血症状者。《杂病源流犀烛·疟疾源流》:“血疟者,或血,或便血,或女人月事适来,皆是血疟。宜于治疟药中,加桃仁、莪术、延胡索等。”参见疟疾条。

  • 敛汗固表

    收涩法之一。治疗表虚或气阴两虚而多汗的方法。如气虚自汗、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脉大无力,用牡蛎散、玉屏风散;阴虚盗汗、午后潮热、口干唇燥,舌质红,脉细数,用当归六黄汤或六味地黄汤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等

  • 邵英俊

    【介绍】:唐代口齿科医家。撰有《口齿论》1卷、《排玉集》2卷等口齿科专著,是我国较早的口齿专书,均佚。

  • 晬(zui 醉)时

    即一周时。指一天的某一时辰至次日的同一时辰。《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 素问经注节解

    《素问》注本。清·姚止庵撰。9卷。成书于1669年。书名取《易》“天地节而四时成”之义,而“损有余,补不足,以归于中正之节”。删节《素问》原文,参考唐·王冰注、宋·林亿等校正,明·马莳、张介宾等诸家之

  • 妊娠小便淋痛

    即子淋。详该条。

  • 郁厥

    厥证之一。即血厥,亦称郁冒。《类证治裁·厥症》:“郁厥亦血厥症。平居无疾,忽默默无知,目闭口噤,恶闻人声,移时方寤,由热升风动,郁冒而厥,妇人多有之。羚羊角散。”参见血厥条。

  • 高风雀目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高风雀目内障。详该条。